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 故事(2 / 2)

汴京富庶,百姓们生计不愁,便格外爱凑热闹,都想前来沾沾文人们的书香气。

引得卖茶的、卖花的、关扑的、逗趣的,将金明池边围得水泄不通。

进士们先尝了粥食、谢过天家的恩典,便如往常般开始饮酒。

酒过三巡,便有一位莽撞的学子,佯装喝醉,举杯说道,“某不才,近日遇到个千古难题,想说来与诸位同科讨论一二。”

话刚落地,便有人起哄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这人便娓娓道来,“有一书生,早年父母双亡,落魄至极,濒死之际幸得一老翁相救。

老翁爱其文采出众,便将独生女儿许配给他,还资助书生继续求学。

偏在春闱前夕,突发大水,老翁不幸感染瘟疫,一病不起。虽散尽家财,却未能救的命来。

书生欲进京赶考,家中却已无钱财。若诸位是这书生,当如何是好?”

往日宴席之上,众人吟诗斗文的累了,便会将听来的奇闻趣事讲出来,或一同欢笑,或辨析道理,也算常事。

众进士们未察觉异样,皆仔细聆听。

一人笑道,“若是我,当先妥善照顾好娘子。她刚失去父亲,又没了家私。若我再离去,一个弱女子又该如何活下去?”

另一进士却不赞同,道,“这可不行,春闱三年一次,错过这次又得等上三年。

若是我,当带着娘子一起走。反正家中钱财散尽,也没甚可留恋的。

若是没有亲戚朋友可借来路资,便去学政处求来公券,路上帮人做做账、卖些字画,想来也能赶到汴京。

不过这书生不会一直仰仗岳家,自己一文钱都没赚过吧!”

那学子微微一笑,道,“兄台问的正是我想问的,我也如此反问出题之人,说大丈夫立身于天地间,怎能如此不通庶务?

不说撑起门楣,反倒全赖岳家养活?”

早已有人听得不耐烦,嘟囔道,“阿让,这算什么千古难题,不会只如此吧?”

原来这莽撞学子正是一甲第六的桑延让,他笑道,“莫急莫急,后面自然还有。

这书生与你我不同,他自负读书人清高,不屑去赚取钱财,又怎舍得拉下面子去学政处求公券?

哪个都没选,而是让他娘子去别家卖身为奴三年,换来钱财供他进京赶考。

虽此人品行不佳,可学问极好,一朝放榜竟高中了状元郎。被一高官看中,不顾他已有糟糠之妻,要将独生女儿嫁给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