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刘娥的老去(1 / 2)

日子在一天天过着,太后虽然强势,但她毕竟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身子骨一天比一天差,而小皇帝已经长成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风华正茂、朝气蓬勃。

这让那些依附于刘娥的朝廷大员们面临着一个生死攸关的难题——现在小皇帝还不知道刘娥并不是他的生母,还对太后恭恭敬敬,但是太后毕竟压制了他这么多年不还政,而且平时管他实在是过分严厉。太后越来越老了,一旦太后宾天,皇帝必然会知晓自己的真实出身,到时候难保不会对太后势力反攻倒算。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些人和整个家族的覆灭将是分分钟的事情。

怎么办呢?有一些官员是很有谋略和智慧的,他们一记记左右逢源的高招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举个例子,当时的宰相是吕夷简,是明摆着的太后嫡系。他是前朝宰相吕蒙正的侄子,和他大伯不一样的是,此人是历史上着名的“官混子”,讲究的就是一个八面玲珑、见风使舵。

在明面上,他为了自己的当下安全,现在必须捧好了刘太后。而暗地里,他不显山不露水地悄悄谋求后路。

在明道元年(1032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吕夷简抓住了一次未来向皇帝表现的机会。这时候,赵祯的生母李宸妃病逝了,但是刘太后显然不想把这事当成大事办,她命人随便找了个地方,打算以普通宫人的标准埋葬算了。

吕夷简听说以后,在上朝的时候当着群臣的面向刘太后进言:“听说宫里有贵人暴薨,葬礼规格建议从重”,太后很不高兴地把他冲了回去:“宰相这是想干预宫里的事情吗?”随后气哼哼地宣布散朝,拉着皇帝回了后宫。

过了一会,刘娥突然又觉得这个平时百依百顺的吕夷简今天表现很不对劲,又把他喊了回来质问道:“你这是想挑拨我和皇帝的母子关系嘛?”

吕夷简躬下了身子,轻声地回答:“如果您不考虑您百年之后娘家的安全,那就当我没说过这话,如果您还考虑的话,就一定要葬礼从厚。”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娥恍然大悟,她连连点头:“死去的人正是李宸妃,你说得对,按照你说的办吧。”

于是,大宋朝廷在皇仪殿为李宸妃治丧,礼仪也以皇后礼制操持,太后和皇帝在灵前致哀,百官扶灵车从西华门出,最后葬于皇家陵园洪福寺。

这葬礼明显超出了正常规格,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其中原委,被蒙在鼓里的只有赵祯。现在的他始终以为这死去的只是一个先帝的寻常妃嫔而已,直到很久之后,他才会明白这一切。

吕夷简这次的公开谏言既维护了太后的利益,又为自己的将来做了一次隐蔽的布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