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第110章 一场群英荟萃的研讨会:王安石到底该怎么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一场群英荟萃的研讨会:王安石到底该怎么做?(1 / 2)

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了,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仍然是11世纪里最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那么在那个九百多年前大宋,问题到底出在哪?王安石到底该怎么变法才能成功呢?

这个话题实在是太深刻了,请允许我谦恭地把历史上成功的改革家们都请出来,和王安石先生开个茶话会,一起讨论一下,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启发。

今天到场的有名臣商鞅、张居正,还有一个亲自操刀变法的雍正皇帝,咱们就先请改革家的先师商鞅先生讲讲搞改革的感言,请大家鼓掌。

一脸肃穆的商鞅清了清嗓子:“刚刚开会之前啊,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了王安石的变法,一致认为,失败的原因就两个字——‘监督’。

制度是好的,一腔热忱的王安石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一场缺少监督的变法就是镜花水月。不要指望官员都心怀天下、清心寡欲,后世有句话说得好‘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是你王安石’。人性是贪婪的,为了丁点大的个人利益,他们就会偷偷在你的国家机器上左挖一个螺丝、右卸一个轴承,一点点地掏空所有零件,最终会让这台巨大的机器停工运转。

以我的经验看来,要想做好监督,首先得有——‘人手’!你一定要寻找到一个自觉帮你监督的利益集团。

想当年,我变法时面临的形势那是非常之严峻,一方面是秦国的贵族占据了大量的爵位和土地,导致底层人民失去了上升的空间和动力,一方面是百姓户籍的七零八落,政府向他们征收赋税徭役的时候,经常连人影子都找不到。

指望单枪匹马去挑战整个世界是不行的,那我就要想办法把群众和朝廷做好利益绑定,把资源从大贵族大地主手里拿回来。

我分了三步,实现了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第一步是开放阡陌,鼓励种田。谁要是种田种得好,谁就能获得免税免徭役的资格、甚至能获得爵位。

一时间全国都掀起了种地的浪潮,为了申报种地数量和产量,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老实填报了自己的户籍人口,从而让政府彻底控制住了他们。

第二步就是军功授爵,打破阶层固化。建立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让人才充分流动起来,让寒门也可以出贵子,给予每一个人充分的人生逆袭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