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登基的第二年,改元“崇宁”,取“尊崇熙宁”的意思。随着朝堂新政气候的逐步转暖,蔡京知道,属于自己的时运终于等来了。
崇宁元年二月,赵佶擢升蔡京为端明殿学士;三月,将蔡京载提拔为翰林学士承旨、仍兼修国史;五月,再晋升蔡京为尚书左丞。与此同时,宰相韩忠彦与曾布因为无休止的争斗与倾轧,引起了赵佶深深的反感,最终两败俱伤、均遭罢相。
七月,赵佶在延和殿赐座,正式将蔡京扶上宰相高位,经历几十载春秋沉浮,蔡京终于正式登临大宋官场的最高峰。这一天,赵佶对蔡京说:“神宗创立新法,先帝哲宗继之,却又两遭变更,我现在欲继承父兄之志,你能帮助我吗?”
蔡京立刻起身,伏地顿首:“臣一定鞠躬尽瘁,尽死效忠。”这一幕,看上去着实是一副君有志、臣忠心感人至深的画面,但实质上,早就活成人精的蔡京肚子里面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当上宰相的蔡京可谓是权倾朝野、风光无两,但几经沉浮的他深深地明白,要想坐稳相位,得赶紧挣钱,得赶紧满足那个艺术皇帝的穷奢极欲,这样才能死死抱紧皇帝这个最大佬的大腿,才能久立官场而不倒。
不久后,蔡京放出了大招,推出了极具他这个时代特色的“新法”——对盐茶专卖、货币制度、漕运与方田法进行改革。仔细看来,蔡京“新法”的多个措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搜刮,在此时,所谓新法仅仅是借了王安石新法的一个名头,敛财才是真实目的。
拿茶法改革来说,以前是政府把茶叶全都收归过来,再卖给茶商。现在蔡京改变了专卖模式,政府只控制茶引,茶引是什么呢?就是茶叶的买卖份额,茶商买了茶引之后,就可以在份额内去贩茶、卖茶。
蔡京的茶法监查之严可谓滴水不漏,不仅靠卖茶引攫取高额利润,还令商人重复买引,如商人在陕西贩茶,除了在京师买引外,还得在陕西再买引,“是一件茶得两重卖引钱”,而且“余路依此”。
再比如钱法改革,他大量超额发行“交子”,但是蔡京所考虑的显然并没有我们的前太后刘娥那么多,他发行的纸币不仅不与商品总额挂钩,而且连基本的存款准备金都没有,这就导致市面流通的纸币远远超过了大宋所有的铜钱数量,百姓们根本无法凭票兑现。交子的实际购买力也一跌再跌,市场公信力就此失去,就这样,已经正常运行八十多年的大宋交子被蔡京搞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