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位面。
某个山野之间,一名白发老者吹开竹简上的粉末,满意地看着自己的着作《孙武兵法》。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兵家兵圣的孙武。
他放下手中的刻刀,原本他也是一边刻录一边听天幕。
此刻天幕接近尾声,他抬头笑了笑。
“没想到后世人对兵法的研究也如此之深啊。”
一旁服侍他的童子,在孙武刻录兵法的这些日子里也耳闻目染,对兵法也略懂。
此刻,他似乎想到什么,转头好奇地问道。“夫子,若是这些后世军队占据天险,据守一方,再徐徐图谋天下,能成否?”
闻言。
孙武呵呵一笑。
摇头解释道:“世间哪有真正的天险,你认为的天险不过是你自己所认为的,世间不存在真正的天险,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摧的英雄人物,有利的地形配上恰当的指挥才会有天险一说。”
“若是庸才,即便是天险也会陷落。”
“你要记住,用兵一道,若是执着于力量和绝对实力,永远也不会大成,更别说成为名家。”
童子依旧反驳道:“可是先前天幕说过的耿恭、于谦等人皆是据守御敌,尤其是耿恭百人抗拒数万大军……”
孙武呵呵一笑。
“孺子不可教也!”
“吾刚才是否说过,有利的地形配上恰当的指挥才会有天险?”
“于谦,耿恭等人皆有此才。”
童子昂起小脑袋对孙武的孺子不可教不服。
反驳道:“若是后世军队中也有如此人才,该如何应对?”
“占据天险又如何?水中投以毒物,将天险城池的树木作物全部砍伐,围城三五载,他可有活路?”
“这……”
童子一时拉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只好垂着头聆听教诲。
“如天幕所言,战争不是硬碰硬,而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你且记住,兵戈之事玄之又玄,奥妙无比。”
“多看多听,多思考,切莫固执,需灵活变通才是正道。”
闻言,那童子躬身一拜,“弟子受教了。”
【第三。】
【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尤其是别让古人捡到特种兵的装备,以古人的智慧虽然不能一比一的制作出来,但能制造个七八分相似或是简易版还是很有可能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别拿你的专业挑战我的九族。】
【想大秦统一六国时,武器就已经进入了模具时代,能通过规格模具大批量制造武器,再比如大唐的唐横刀包钢的工艺,再比如大清时的火器专家戴梓发明二十八发连发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