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的文武百官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她。
“诸位使节一路上辛苦了。”
武则天开口,声音虽然没有男人的雄厚。
但依旧带着不可侵犯的洪亮。
“我天朝虽然威震四海但并不以武力相逼,而是以仁德服人,以文化怀柔。”
“诸位千里迢迢而来,朕很是欣慰。”
使节们纷纷叩首,高呼万岁。
武则天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而后继续看着天幕上关于韩愈的事。
【关中地区大旱。】
【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然而朝中官员却对上瞒报。】
【谎称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对下则是继续征税。】
【这是贞元十九年的一幅众生相。】
【韩愈此时正任职监察御史。】
【按说以他的性格,看到如此不平事】
【不对口都要整两句。】
【而监察御史的职责正是监察百官。】
【于是韩愈上《轮天旱人饥状》疏。】
【陈述实情。】
【金属天灾下贪官污吏的丑态。】
【然而没想到。】
【唐德宗竟因此暴怒。】
【怎么别的大臣带来的都是好消息。】
【到你这里就都是破事。】
【于是一纸令状将韩愈贬谪到了广东阳山县。】
......
东晋位面。
两个身影盘坐于田园之中。
正是名士,陶渊明和他的好友周续之。
陶渊明手捻长须,悠悠开口:“周兄你看这唐德宗,真是昏庸无道啊。”
周续之点头道:“关中大旱,灾民遍地,他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君主,还有什么资格治理天下?”
陶渊明叹了口气。
“韩愈上书陈述实情,本是忠君爱民之举。”
“他却恼羞成怒,将人贬谪到穷乡僻壤,简直就是昏君!”
周续之愤愤不平地说:“简直是个只知享乐的昏君,枉费天子名号!”
陶渊明颇为赞同。
“不错。”
“一个帝王,若只愿意听好话,注定是要误国误民。”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周续之点头道,表情中似乎有一丝痛心疾首。
“前有秦二世胡亥后有汉灵帝,哪一个不是因为荒淫无度才导致江山易主的,这怕是也要重蹈覆辙啊。”
“人啊,最怕的就是不知进退,不知变通,守成容易,创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