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韩愈刚刚升迁。】
【镇州兵变。】
【出了一个狠人,王廷凑。】
【他杀害自己上司节度使田弘正】
【连同一家几百口尽遭灭门。】
【之后又杀冀州节度使。】
【占据冀州,朝廷震怒。】
【集结十五万大军前去平叛。】
【结果却大败而归。】
【形势危急。】
【于是韩愈再次挺身而出。】
【他不怕死的被动触发,他要只身前去劝降。】
【群臣百姓-都为他担忧。】
【怕这将是有去无回。】
【连唐穆宗也在韩愈出发之后,后悔。】
【传令将韩愈追回。】
【而韩愈却只留下一句。】
【止,君之仁,死,臣之义。】
画面中。
唐朝大臣韩愈刚刚被任命为镇州节度使。
然而当地却发生了兵变。
兵马使王廷凑竟然谋杀了自己的上司田弘正,并占据了冀州。
朝廷派出军队讨伐王廷凑。
但第一次出兵却遭到了失败。
......
【到了镇州。】
【迎接韩愈的是王廷凑手下的拔刀声】
【然而韩愈一点不慌。】
【他和贼子谈笑风生。】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劝说。】
【仅用三寸不烂之舌就直切叛军要害。】
【长庆二年。】
【韩愈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熄灭了王廷凑的反叛之心。】
【自此王廷凑愿意表面上归顺朝廷。】
【韩愈甚至还捞出了被俘虏的刺史。】
【要回了王廷凑抢到手的城池。】
【如此刚猛的性格。】
【也表现在韩愈的文学上。】
【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他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
【“文字狱”和“避讳”是历来书写者最痛恨的东西。】
【被称为“诗鬼”的才子李贺。】
【明明已经高中进士。】
【却只因父亲名“晋肃”。】
【而“晋”与“进”同音。】
【需“避讳”而被取消资格,不得举进士。】
【看着自己欣赏的晚辈的不公境遇。】
【韩愈知道后,大声怒斥迂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