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不敢跟他继续打哑谜,他将话点透:“黄书记,我骨头并不硬,只不过是看似有点硬。而且我也跌不得,如果前面有个土坑,我会把坑提前填上,省得摔在地上四脚朝天。”
“喝茶。”
黄祺祥指了指茶杯,“你看看现在是不是凉了?”
李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种乌龙茶的味道,他不是很习惯。不过水温恰到好处,不冷不热。
看到李默喝了一口,黄祺祥点了点头:“我喊你过来,一方面是看看你,另一方面也是有点事情。马栋是马耀的表弟,这孩子我也见过几面,有些可惜了。”
得知马栋和马耀的关系,再联想到刚才马耀的态度,就不觉得奇怪了。而且这在体制内来说,自己与马耀等于结了大仇了。
李默也没有为自己解释,他叹了一口气:“黄书记,他这个事情,也是没办法的。所谓人狂必有灾,他还是张扬了一点。下午县公安局给我打电话,说他想要见我,我也给拒绝了。我又不是专业人士,见他也不符合规矩。”
听到李默这么说,黄祺祥目光深邃了片刻。
李默知道,自己透露了马栋要见自己的事情,后面这个马栋只怕是生死难料了。
这可怪不了李默,就算李默不说这个话,马栋掌握这么多事情,黄祺祥也会在退休之前,把他好好处理一下的。
这类人说白了就是夜壶,需要的时候就用一下,不要的时候自然是一脚踢开。
而李默通过这番话,也表明了他的态度,他不想跟黄祺祥这样的大人物为敌。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把经开区发展好。
黄祺祥嗯了一声:“你能这么想很不错,在体制内有三思,就是思危思变思退。只有知进退、懂分寸,才能够走远。马栋的事情就让他去吧,这家伙也给经开区带来不少困难,有什么需要我帮忙解决的,你就说一声。”
李默要的就是这句话,与马栋跟自己爆料相比,这才他最需要得到的。
马栋的层次太低了,他或许认为掌握在手上的有用东西,到了黄祺祥这个层面,或许根本就没当一回事。
可是黄祺祥的这句承诺,绝对是相当值钱。
李默不再犹豫,他开口说道:“感谢黄书记支持,现在经开区唯一的问题,就是一些企业经过调查之后,显然不符合经开区的发展方向。前期经开区在他们身上投入了那么多,最终都是砸到了水里。
现在再留在经开区里面,对于企业和经开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要是这些企业能够自愿退出,并且归还我们土地,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说这一段的时候,李默不再打哑谜,直接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当前经开区存在一些企业根本就是麻烦,不仅提供不了什么有效税收,反而还要赚取各类补贴。例如一家秸秆发电厂,打的旗号是生物质发电。
这家企业向农民收秸秆,象征性给点钱,然后通过利用秸秆燃烧发电。其实他发电都是不赚钱的,赚的都是补贴的钱。因为国家有规定,综合利用秸秆是有高额补贴的。
然后这个企业再在经开区申请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一下子又降了不少的税。反正算来算去,电厂赚政府的钱,那是相当轻松。指望它交税,那是想都别想了。
偏偏老山县经开区,好几家都是这样的公司。李默这一次严查,让这几家公司都没有得到退税钱。
这只是李默所做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让这些企业尽快离开经开区,而且是要无偿离开,把土地和厂房都给自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