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趁虚而入,调虎离山,取其短处。
曹军潜伏密林,巍然不动,城下大战,充耳不闻,一昧紧盯城池,静看风云变幻。
曹仁、夏侯尚、曹纯三将激动不已,叛军诱饵遭遇纠缠,撤退不及,反而成为汉军诱饵。
几人喜悦无法克制,溢于言表,手脚颤抖,容光焕发,战意盎然,渴求一战。
曹操呵斥道:
“将心即为军心,将军鲁莽冲动,渴望胜利,一腔热血,勇往直前。
若不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做到意识清醒,判断局势,进退自如。
必会导致进退失据,陷入困境,进退维谷,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军将受俘,国破家亡。”
一声斥责,如雷贯耳,诸将逐渐冷静,保持清醒,意识清明,不再满腔赤血,毫无章法。
曹仁摸了一把冷汗,平复心情,一番教训,受益匪浅,虚心求教道:
“主公,如今叛军诱饵失效,又困于营地。
听声辨位,战场处于北城门,靠近武阳、临城大军驻地。
战斗惊天动力,毫无掩饰,友军获悉情况,定然率军驰援。
叛军却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兵马停息,是否猜出掩藏伏兵,犹豫不决。”
曹操点头赞同,笑道:
“子孝观察仔细,细致入微,见微知着。
叛军主帅绝非庸才,自是洞若观火,机敏谨慎,所以才进退两难。”
曹纯疑惑道:
“若敌将不出兵,抽调兵马,放弃诱兵,届时,我军如何奈何?”
曹操坚定否定道:“听其嘈杂声,必然是伏兵尽出,区区几千败兵,怎敢独自对抗万余兵力。
两城友军不会出动,此战极为隐秘,独自谋划,对方必然怀恨在心,袖手旁观,坐收渔利。”
几人闻言沉默,心生怨气,却自知理亏在先,加之为将者高傲,不屑解释。
突然,曹操哈哈大笑,他们顺着目光望去,一道沉重喀嚓声,响彻回荡。
两扇漆黑木门,正缓缓打开,一条通往胜利通道,仿佛正朝曹军展开。
光线昏暗,视线不佳,依然看清楚,为首大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面色黑如煤炭,悚然是老对手,凶将典韦。
曹操手心冒汗,极为紧张,其他人也不遑多让,心生恐惧。
见四五千兵马,呼啸一声,出城右转,直奔战场而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估计敌军远遁,战机稍纵即逝,毫不犹豫,
厉声喝道:“敌军空虚,中吾计谋,众将士听令,夺取城池,狂欢三日,纵横享乐。出击!...”
曹军士气高涨,眼冒欲火,争先抢后,似潮水般扑涌而出,直冲城墙。
武临眼神寒冷,神情谨慎,马久激动兴奋,重回战场,意气风发。
武临稳重,毫无慌张,即便才四千多人,也坚信能坚持到援军回防。
一声呵斥,将士们各司其职,眼见敌军将到,距离可佳,便下令:“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