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庭展开识域,将念力化作无形之网,投入音线之中。他追随每一道音线的起始与终点,尝试解构它们的路径与频率:有的音线源自数百丈外的岩隙,带着潮湿的共鸣;有的来自地底灵脉深处,带着厚重的震颤;有的则诞生于他内心的情绪波动,带着细微的涟漪。
他以识海中构建的音纹为引,如垂钓般缓缓牵引一缕地脉呼吸之音,将其凝于手中。那是一道极微弱的韵律,如蛇般游动,又如琴弦般轻轻抖动,带着大地深处的生命力。他将这道韵融入识海音域,瞬间,整个天地间的灵脉结构清晰浮现——音线交织成网,地势律动如波,尽收“耳”底。
「你已掌握听灵诀第二境:捕韵。」
下一刻,天地骤然“明亮”起来——这不是光线的明亮,而是音域的清晰。随着牧庭听觉的深入,整个玄声界的原貌在识域中展开:音山巍峨,音河奔流,音林摇曳,每一处细节都由不同的声音编织而成。
一道身披音纹袍的虚影从空中缓步踏下,行走之间,步声如钟鸣般厚重,每一步都在地面留下环形音波。他双手一扬,化出两柄由音波凝聚的弦刀,刀刃闪烁着声波纹路,轻轻斩入虚空。空间在音波中剧烈震荡,幻化出数百道声音之刃,带着尖锐的频率呼啸而过。
虚影缓缓道:「第三境,『化声』。心有音源,声可化形;识有灵音,声可为刃。以念调音,以识塑声,使音为己用,攻守随心。」
牧庭将自己从音域的沉浸中剥离,意志凝聚于识海的音源核心。他尝试将一句未说出口的语言转化为特定的音波频率,再将音波塑形为剑——这一过程中,他必须维持意念纯净不杂、韵律精准无误、节奏分毫不差,稍有偏差,音形便会溃散。
他口中无言,却在意识中清晰“说”出一个字:「斩。」
识海中那道对应的音符立刻剧烈震动,化作一道锐利的长波,冲破音域的束缚,瞬息间切断了前方一条连接地脉的音线。这不是物理上的切割,而是对“声音存在”的剪断,被切断的音线瞬间消散,周围的地脉律动也随之微微一滞。
他再念一句:「盾。」
一道低沉浑厚的音波从识域扩散开来,如圆形水纹包裹周身,化作一面厚重的声墙。音墙表面音纹流转,将周围杂乱的音波尽数反弹。他开始能以意念自由构造声型,以灵息控制其形态与威力,音可攻亦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