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俱乐部的包厢里,电扇徒劳地搅动着闷热的空气。奥坎波连灌了两杯冰啤酒,才重重放下杯子。
"那群文官蠢得像驴!"他用方言咒骂着,"以为联合国那一票多值钱?中国在非洲的朋友多得是!我们绝对不是那种愚昧的文官。"
王昆鹏不动声色:"哦?这么说将军似乎不赞同外交部的主张?"
奥坎波压低声音:"总统让我给中方的团队带话,请大家放心,我们绝对是有诚意的,开采权批文已经签了,但只限于北隆达东部三号区块。钻石主矿区实在动不了,德国人控制着地方武装。"
方稷立刻想起那个被开采殆尽的废矿区:"三号区块?那里不是已经..."
"地表矿枯竭了,但深层勘探从未进行。"奥坎波眼中闪过狡黠的光,"我国地质局十年前的数据显示,原生金伯利岩管可能延伸到那里。"
王昆鹏与方稷交换了一个眼神。如果属实,这可能是折中方案,既有开发价值,又不直接触动西方核心利益。
"农业项目呢?"方稷追问,"三省推广怎么办?"
奥坎波的表情变得凝重:"姆贝韦尼暂时别碰,但卡桑加和北隆达,总统已经密令地方驻军配合你们。"他掏出一个信封,"这是手令复印件。"
王昆鹏没有立即接过:"代价是什么?"
"聪明。"奥坎波咧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总统需要一份报告,详细说明如果中方撤出,我国粮食安全会面临什么后果,总统会拿去谈判施压。"
方稷立刻明白了,马库塔需要弹药来对付内阁中的亲西方派。
"明天早上送到总统府。"王昆鹏终于接过信封,"顺便问一句,将军个人为什么支持我们?"
奥坎波的笑容消失了:"因为我见过太多饿肚子的士兵开小差,也见过太多吃不饱的农民拿起枪。"他站起身,军人的挺拔姿态重新回到身上,"社会稳定是我唯一的政治立场。"
回到试验站,团队连夜赶制报告。
小林调出了过去半年的所有试验数据;阿卜杜勒整理了西方种子公司的剥削证据;方稷则亲自执笔预测部分。
"三种情景分析。"他的钢笔在纸上疾书,"最优情景:西方公司维持现状,粮价保持高位,农民负债率继续攀升..."
王昆鹏站在窗前抽烟,突然打断他:"写个最坏情景,如果我们撤出后,欧洲其他国家趁机继续介入会怎样?"
方稷笔尖一顿,随即会意:"引入那些低价粮食倾销,短期内缓解危机,但彻底摧毁本土农业基础,形成永久性粮食依赖..."
天亮前,一份沉甸甸的报告完成了。封面上印着《粮食安全与国家稳定——中非农业合作中断的潜在影响评估》。王昆鹏特意在扉页加了行小字:「内部资料,严禁向西方国家透露」。
"心理战。"他满意地拍着报告,"让马库塔知道,失去我们,他面对的不只是粮食危机,还有大国博弈的地雷阵。"
方稷揉了揉酸痛的手腕,突然问道:"如果总统还是屈服于西方压力呢?或许是我小人之心,我觉得他这些时间的做派,更像是拿着我们的施压去要更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