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麦笑道:“这事说到底,还得感谢小黄大夫,若无他无意举荐,让那位少东家吃到了咱们清河县的山薯,说不得咱也寻不到这般好的主顾了!”
“你们...你们是说...在跟恒仁商号合作?”
带着俩孩子专注听了许久的宋慈姑,在听得恒仁二字后,顿觉口干舌燥。
瞧对方大惊失色的反应,宋小麦一家反是一愣。
宋月娥更是紧张问出:“小姑...这恒仁商号有什么问题吗?”
眼瞅大家会错了意,宋慈姑呼出好一大口气,又惊又笑:“哪有什么问题!”
“我今儿真是被你们几个小家伙吓了好大一跳!”
恒仁商号于大周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董家虽只有个小小杂货铺子,可多少也算半个行商之人,在此行摸爬滚打这般久,对于天下几大商行自是如数家珍。
宋慈姑想了想,为了准确表达恒仁的商界地位,满含深意道:“这么说吧,远的不提,就咱们小小清河镇,三成铺子,都跟恒仁有关。”
回来这些天,虽然已经从自家人嘴里听了不少事情,也知道几个孩子跟一个财主管事做起了生意。
然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位财主竟是商界一方巨擘!
三成!?
宋小麦一家心头一震!
一个商号的触角能伸到这样一个小镇已是不易,却不想还有三成之多!那是什么概念?
岂非意味着,整个大周,至少也有三成产业与其相关?
“啧...我倒是明白,什么叫富可敌国了...”
宋秋生吞下一口唾沫,连连咂舌。
宋冬生凝重道:“这么说的话,小麦说的一点没错...咱家这点买卖,人家兴许都不在乎亏盈。”继而目生无奈:“说不得,只是那位东家为了方便自己口欲,才签的这份买卖...”
宋小麦小眉头一皱。
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哎...世上有钱人这么多,为何不能多我一个呢...
但是,咱话又说回来!
就算自家这个薯粉目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项目,可只要操作得当,怎就不能成为名动一方的招牌呢?
她对自家这一代所产山薯很有信心!
这次金管事除了一封书信,里面连带又附了张整整千两的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