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们惊叹,“就是侥幸也很厉害啊。”
白杜鹃简单地回答了知青们的问题,然后锁了院门,带着狗子们走了。
“她带狗子去哪?”一个知青问于金生。
“她去后面的狗场。”
“咱们大队有狗场?是干什么的?”
“那是县公安局挂牌在咱们大队的狗场,训练些工作犬啥的,你们没事少去那边,狗多了会咬人。”于金生吓唬他们,“要是被咬了既耽误下地干活还得花钱看伤,不上算。”
知青们信了。
有的知青被安置在了社员家里,剩下的去了青年点。
晚上知青们喝的野菜玉米糊糊。
你一碗我一碗的抢,有些抢不到的就只能喝半碗。
此时他们已经没了对新环境的好奇,眼中全是对食物的渴望。
“天天喝这个谁受得了啊。”不知谁小声地嘀咕了句。
其他人都不吭声。
他们刚来,有些人手里还有点钱,可以私下买点东西,偷着吃。
但这也不是办法。
钱总有花完的时候。
他们家里也不是很富裕,不可能月月都给他们寄钱。
就在这时有一个知青道,“我今天听社员说白杜鹃会打猎,她平时都不用下地干活,她打猎换工分。”
“打猎?这片山上动物多吗?”有人问。
“肯定多呀!”
“咱们……要不然也试试?”有人提议。
“你们谁会打猎?”有人问。
大伙都摇头。
“都不会还想着打猎,你们疯了不成,山里头有老虎,你们也不怕被老虎吃了。”
女知青们都害怕了,“老虎不会进村吃人吧?”
“谁知道呢……”
众人提心吊胆地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大伙都要下地干活。
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他们初来乍到,天刚亮就被大队喇叭喊醒,睡眼惺忪地出门。
白杜鹃和杨建设带着狗子们经过田边。
社员们都笑着和白杜鹃打招呼。
“杜鹃啊,又上山?”
“最近山上野猪不少,你们要小心啊。”
白杜鹃笑着一一回应。
知青们好奇地向社员打听:“咱们大队打猎的为啥是个姑娘?”
社员听了这话不高兴了,“姑娘咋了,我们大队的姑娘厉害着呢,她是白爷的孙女,是我们这片最厉害的猎人,什么老虎、野猪还有熊瞎子,她都打过。”
知青们继续追问:“……白爷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