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范丹和孔子借粮之约的故事。
由于孔子是“万世师表”,他的弟子是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而范丹是“乞丐祖师”,他的弟子就是天下所有的乞丐。
因此,后世的乞丐向读书人、富户人家乞讨,在他们看来不是乞求施舍,而是替祖师爷范丹向孔子的后人讨还千年旧债。
欠债还钱,乃是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的行为。
基于这个传说,衍生出了一套行业规矩。
例如,乞丐到书香门第或商户人家门前,不能低三下四,而要“理直气壮”地唱。
如果对方不给,甚至可以用莲花落的唱词进行“道德谴责”,比如唱一些“圣人之后不还债”之类的词句,给对方施加压力。
……
白杜鹃和陈保柱在东屋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陈保柱主动提出要下山。
白志勇瞪着他,“你要带我孙女去找恰喀拉人我不反对,但是你得保证她完整的去,完整的回。”
陈保柱郑重道,“白爷,您放心,我就是自己搭上这条命,也不会让我妹子损伤分毫。”
白志勇:“你得说到做到,不然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我懂。”
白志勇这才让他们走了。
两人回到熊皮沟大队,白杜鹃立即开始着手准备跟陈保柱去大酱缸的事。
沼泽甸子上冷,白杜鹃要做更多的准备。
熬熊油,让刘向红帮她加厚衣裳。
白杜鹃还向苏毅安要了一些药,有治疗发烧感冒的,拉肚子的消炎药等。
苏毅安自从知道她要跟着陈保柱去大酱缸找恰喀拉人,就一直没有个好脸色,“那么冷的地儿,你想死不成?”
“所以我才要准备充分呀。”
“不能不去?或是天气暖和了再去?”
“天暖和了沼泽也化了,根本没办法走。”
“陈保柱……这人可靠吗?”
“我爷救过他的命。”
听了这话,苏毅安不吭声了。
他信任白志勇。
能被白志勇认可的人不多。
苏毅安不但为白杜鹃准备了各种药,还单独给那个被拐的孩子准备了一些适合小孩子用的药。
他把用药量写在纸上交给白杜鹃,叮嘱道,“给孩子用的药,药量和大人不一样,你们可千万别给他吃错了,不然荒山野岭的就算想找大夫救也找不到人。”
白杜鹃没想到苏毅安还挺细心,她有些意外地盯着他看。
“你看什么?” 苏毅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