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夜,皇宫内外灯火通明,众人皆神色紧张,大气不敢出。皇上于御书房内,来回踱步,焦急等待消息。内阁大臣们亦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然皆以为尚书大人所言极是,此事背后必有阴谋,须得从速处置。
不一时,禁军统领回报,言禁卫营中已擒获数名可疑之人,并搜出大量武器及密信。皇上闻报,怒不可遏,令即刻审讯,务必查出幕后主使。
这夜,禁军统领奉命严审所擒之人,营中烛火通明,审讯的声音不绝于耳。
众犯面如土色,或抵赖不认,或言辞闪烁,然在铁证如山之前,终难逃法网。
至黎明时分,审讯终有定论。一干人等,皆供认不讳,言之凿凿,直指朝中李慕白为主谋。原来,此李慕白久怀异志,欲图谋朝篡位,故设此局,欲借边疆动荡、禁卫营之变,趁机作乱,以遂其野心。而王皇后中毒之事,亦为其所为,意在扰乱朝纲,嫁祸于人。
皇上闻此李慕白阴谋,怒发冲冠,誓要将其严惩不贷。即命禁军统领,持尚方宝剑,往李慕白府邸,擒其归案。
禁军统领领命,率众而出,雷霆万钧,直奔李慕白府邸。
这天,李慕白府邸犹沉浸于梦乡,不知大祸临头。
禁军突至,破门而入,李慕白惊慌失措,欲逃无路,终被禁军擒获。
禁军统领持剑而立,厉声喝问:“李慕白,你可知罪?”
李慕白面如死灰,颤声而言:“我……我何罪之有?”
统领冷笑一声,掷其密信于地,道:“此铁证如山,你尚敢狡辩?”
李慕白见状,知事已败露,唯有伏地请罪。
禁军统领押解李慕白回宫,沿途百姓夹道围观,皆惊叹此事的离奇,议论纷纷。来到皇宫,统领将李慕白交于皇上,并呈上搜获的密信及武器。李治浏览过后,怒不可遏,斥李慕白道:“汝之罪,罄竹难书!谋朝篡位,其心可诛!今铁证如山,尚有何言?”
李慕白匍匐于地,浑身颤抖,无言以对。
皇上令他供述同谋,李慕白初时抵赖,然在皇上威严之下,终难支撑,供出数名朝中官员,皆为其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