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两个无依无靠的人,在机缘巧合下走到一起。一路互相扶持,是相濡以沫的合作伴侣。
那时候没有所谓的爱情,生存才是第一要素。
两个小年轻懵懵懂懂,学着其夫妻相处的模样,男主外女主内,共同分担撑起家庭。
刚开始手里都有点积蓄,买房置地做小生意。可世道太乱,露富的结果,就是钱财很快见底,最后只剩土坯房和几亩没人要的荒地。
后来孩子一个接一个降生,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谷老爹不敢再像之前那样大手大脚,日子过得越发拮据。
到底是大男子主义作祟,他没想过动用媳妇的私房,而是想着从法衣上面拆宝石。但那到底是师父留下的传承,这样做总感觉愧对师父的恩情。
晚上把东西拿出来瞧了又瞧,举起剪子的手抖了抖,喘着粗气又放下了手。
白日里愁眉苦脸埋头干活,自家地里忙完,就去别人家做帮工,只为多赚几两碎银养家糊口。
谷老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壮起胆子,踮着小脚去城里,把当初从主家偷来的首饰,拿去当铺换钱应急。
又接了些浆洗衣服的活计,这才勉强维持开销,把孩子拉扯大。
后来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儿女也都各自成家立业搬出去。
家里只剩下老两口相依为伴。
卸下了身上的担子,才有心思放慢节奏,体会什么叫岁月静好。
谷老爹闲暇之余,喜欢一边抽烟一边观察别人家的生活。从中分析原因,计算得失利弊,再与自身一一对照,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有些道理,只有晚年才能体会。
人生路漫漫,相伴最久的只有夫妻。携手共进,白首不离。
日子久了,谷老爹没有以前的大男子主义。也不再认为,妻子就该理所应当的伺候自己。
年轻时那会分工不同,男主外女主内,谁都没闲着。
现在上了年纪,也不需要下地赚工分维持生计。闲下来的时间就该分担家务,而不是像大老爷一样无所事事。
每个人的情绪都有阈值,一旦长期得不到回馈,迟早会热情耗尽,没有兴致维持下去。
他可不想像村子里其他人那样,失去劳动力之后,就不受老伴待见,还要看小辈的眼色过活。
现在没有外务烦扰,谷老爹把全部的心神都放到老妻身上。
曾经忽视的点点滴滴,现在能看在眼里记在心底。
无论是出于悔过还是弥补,至少谷老爹开始认真回应,学着经营夫妻感情,试图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