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与友好势力初步合作框架的达成,营地上下都沉浸在对未来的期待之中。然而,大家都清楚,要将合作意向真正落地,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敲定。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晨、陈风等营地核心成员与友好势力的代表们展开了多轮深入商讨。
双方首先聚焦在资源分配的具体比例上。友好势力凭借对周边地理环境的熟悉,找到了几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点。经过实地勘察和评估,确定了各个资源点可能产出的资源种类和大致数量。对于这些资源,双方都有着不同的需求。营地由于正在大力推进重建和科技发展,对矿石、木材等基础资源以及一些用于科研的特殊材料需求较大;而友好势力则更侧重于食物资源以及一些能够提升防御能力的物资。
在商讨过程中,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双方代表各抒己见,都希望为本方争取到更有利的分配比例。友好势力的代表提出,鉴于他们在寻找资源点上的贡献,应该在最终分配中占据较大份额。叶晨则表示理解,但同时强调营地在资源开采过程中投入的人力、技术以及设备成本也不容忽视。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双方逐渐找到了平衡点。最终商定,对于矿石资源,营地将获得六成,友好势力获得四成;食物资源方面,友好势力得六成,营地得四成;而对于那些特殊材料,将根据实际需求和用途进行灵活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案既考虑了双方的贡献,又兼顾了各自的发展需求。
在技术交流频率和方式上,双方也达成了共识。决定每月举行一次面对面的技术交流会议,地点轮流设在营地和友好势力的驻地。每次会议前,双方的技术人员会提前整理好近期的研究成果和遇到的技术难题,在会议上进行详细分享和讨论。为了确保交流的高效性,还将建立一个线上的技术交流平台(尽管末世网络条件有限,但双方通过简易通讯设备和一些自制的信号增强装置搭建了相对稳定的联络渠道),方便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沟通交流。同时,双方同意互派技术骨干进行短期的学习访问,深入了解对方的技术研发流程和实际应用情况,以促进技术的快速融合和创新。
关于联合防御的责任划分,经过反复研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根据双方营地的地理位置和防御优势,划分了不同的防御区域。对于可能来自北方的威胁,由友好势力负责主要防御,营地提供必要的支援和情报共享;而对于南方方向的潜在危险,则以营地的防御力量为主,友好势力随时准备增援。在遇到大规模外部攻击时,双方将迅速集结兵力,共同制定作战计划,统一指挥调配。为了保证联合防御的协同性,双方还将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磨合战术配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在一系列细节商定完毕后,双方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文本由营地内擅长书写的成员精心抄写在一张坚韧的兽皮上,双方首领郑重地在上面按下手印,标志着合作关系的正式确立。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营地再次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