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2 / 2)

绥安捧着那卷《百工辑要》,看得津津有味。那些朴素的技艺,那些源于民间的智慧,像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窗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权衡,而是更广阔、更鲜活的人间烟火。

“曜哥哥,”她忽然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这书……能教绥安怎么盘那个省柴的灶台吗?就是……就是书上画的那个小小的、圆圆的那种?”

苏景曜挑眉,有些意外:“你想学盘灶台?那可不是小姑娘玩泥巴,又脏又累的。”

“绥安不怕!”绥安挺直小胸脯,神情认真,“绥安想学!学会了……说不定……以后江南修河道,民夫们在野地里做饭,就能用上省柴的灶,少砍些树,也能吃上更热乎的饭食!”

苏楚歆闻言,手中的针线微微一顿,看向女儿的目光里充满了复杂的欣慰与动容。

苏景曜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用力揉了揉绥安的头发:“行!有志气!赶明儿哥哥就找泥瓦匠来,在咱们安宁宫后院空地上,教你盘一个最结实、最省柴的灶台!保管让咱们小公主变成盘灶小能手!”

阳光透过窗棂,温暖地洒在室内。绥安捧着那卷旧书,嘴角噙着恬静而坚定的笑意。那沉甸甸的“江山之重”,在这一刻,仿佛化作了手中这卷充满烟火气的《百工辑要》,化作了对省柴灶台的好奇,化作了想要让更多人吃上热乎饭食的朴素愿望。

她知道,帝王之路,道阻且长。但这条路上,不仅有庙堂的权衡,疆场的烽火,更有这人间最质朴的温暖与智慧。而她,正以她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地学习,一点点地靠近,一点点地将那份名为“暖”的灯火,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深宫岁月,静好如斯,而那颗名为“储君”的种子,正在这片温暖、坚实而充满生机的土壤里,悄然生根,舒展枝叶,向着那辽阔而充满希望的未来,茁壮成长。

深春的气息在安宁宫的后花园里发酵到了极致。几株高大的槐树已是绿荫如盖,缀满了串串洁白如雪的槐花,馥郁的甜香弥漫在空气中,浓郁得几乎能醉人。阳光透过层叠的叶片洒下,在湿润的泥土和嫩绿的草皮上投下摇曳的光斑。新翻过的泥土气息、青草汁液的清新、槐花的甜腻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蓬勃的、令人心安的春日序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