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等全部捋顺后,自会征讨其他势力,统一整个南方。
回到议事堂中,刘伯温将没良心炮售卖给各方势力说给宋青书等人听,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随后众人开始议论起今后应天府的发展。
“大王,如今咱们兵锋正盛,是应该继续进攻,争取进一步扩大地盘!”
张无忌首先提议,由于明军连连胜仗,让明教众人看到希望,想要继续扩大战果。
宋青书不语,只是看向朱重八,想听听他有什么想法。
果然,朱重八与众人的观点完全不同。
“大王,接连战事,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不如趁机休整一段时间,积蓄力量才是上策。”
不同其他人,朱重八是在第一线作战的人,所以他更知道军中情况。
连番大战下来,虽然明军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士兵紧绷的神经也应该放松一下。
同时明军刚刚得到应天府,立足尚未稳,这时继续向外扩张,很容易让后方不稳。
不如趁此时机,抓紧笼络民心,制造影响,等恢复力量之后,再去扩张。
老朱的提议也得到了陈友谅等人的认可,他们一致同意朱重八的提议。
两方人为此展开讨论,一时之间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最后还是宋青书拍板定论,明军休整,抓紧训练新兵,同时继续研发新式火器。
至于对外扩张,宋青书认为还不是时候,可以继续观望一段时间。
至少没良心炮刚刚卖出去,那些义军首领一定会心痒痒,到时候他们若是忍不住互相攻伐,那时才是明军出手的时机。
“你们可知道现如今什么最重要?人才!没有人才怎能制造出更厉害的火器?没有人才怎么制造出更优秀的战船?所以我决定在应天府中创立学堂,招各界精英人士授课,为我明军培养更多的人才!”
宋青书知道只有不断的发展,一直不断的去点科技树,才能保证对四方的压制。
所以对所有人提议在应天府建立学堂,招揽各方各面人士,来当学校的老师。
“大王这个想法好,我刘基支持!”
刘伯温第一个站出来同意宋青书办学堂的想法,随后众人也纷纷附和。
“既然咱们明军是以武入世,又以光复汉人天下为己任,不如就叫做‘大汉武学’好了!”
周颠甚至连学校名字都想好了,兴奋的对着众人说道。
宋青书抹了一把脸,直勾勾的盯着周颠。
“以后这个‘武’啊,‘汉’啊,‘大学’什么的就别提了,不光彩,咱们是在应天府,地处南方,同时也是咱们的大本营,叫做‘南京学府’更好。”
宋青书没同意周颠所说的‘大汉武学’这个学校名称,而是直接定了‘南京学府’之名。
众人所不解其意,但是既然是宋青书所言,也不再有异议。
“对了,我还想到一件事,给蕲州的彭和尚去封信,告诉他,他那里就别学咱们建学府了,再让他把境内的樱花树都给砍了,武昌那里不能有樱花,不然人中会痒的。”
宋青书又说了一句让在场众人不解的话,随后才结束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