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时机成熟,刘伯温找到宋青书,恳请宋青书称帝,好占大义与元廷分庭抗礼。
宋青书也不想寒了手下们的心,当即答应下来,让刘伯温挑好日子,就于应天登基称帝。
这点小事对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来说不要太简单,当即推算出三个月后正是不错的日子,而且时间上也够手下准备。
刘伯温赶紧安排一切事宜,准备宋青书登基称帝之事。
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众人面前,那就是此时黄河下游还在元军手中。
宋青书就算想要登基称帝,也没有办法去泰山封禅。
封禅泰山这件事,对每一位统治者都是十分重大的事情。这是向天庭传达,人间的代理人换人了,同时还要说明自己的功绩。
但此时泰山还在元军驻守范围内,要是缺了这个步骤,大家伙总觉的少点什么。
“不如现在出兵直取山东,把元军赶走就好了么。”
最后众人商议,出兵北伐!
当然只是打着北伐的幌子,目的还是要将山东境内的元军赶走。
因为连番作战,明军士兵也是需要休息,支撑不住北伐。
这件事很快就报给了宋青书,宋青书得知手下将领们竟然要为了自己去攻打山东,理由竟然还是能让自己登基时好去泰山封禅这件事,顿时一阵无语。
“大王,封禅可是帝皇最高礼仪,这事情可非同小可,您可不能儿戏。”
刘伯温面容严肃的为宋青书解释封禅对于一个帝王的重要意义。
“大王复兴华夏,驱逐胡虏,功绩足可告知天地,所以泰山封禅势不可为。”
就连李善长也出言劝说宋青书,让其前往泰山封禅。
“我也没说我不去封禅呀?你们一个个着什么急?听我把话说完不行么?”
宋青书有些郁闷的看着跪了一地的臣子们,对着众人解释道。
“那大王是何意?直接出兵吧!”
徐达期望的看着宋青书,希望让他当主将,出兵北伐。
“咳咳,泰山封禅呀,宋真宗他去过。”
宋青书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大部分的武将都不知道其中是什么意思,只有在场的诸多文人明白。
对呀!泰山它被宋真宗给封了呀!是真的封了!
宋真宗直接把泰山封禅这件事的逼格给拉低了,后世的帝王谁还愿意去泰山封禅?丢不起那人!
“倒是我们欠考虑了,向大王如此功绩者,去泰山封禅的确不妥。”
刘伯温尴尬的捋了捋胡子,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竟然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啥意思?那就不北伐了呗?山东不打了?”
徐达还没有反应过来,懵逼的看着刘伯温,希望他帮忙解释解释。
“暂时先休养生息一阵,毕竟火药炮弹还要储备一些。不过封禅一事也不用停,不就是上告天下告地我宋青书当了皇帝这件事么,去什么泰山,我本身就出自武当山,咱们直接去武当山举行封禅仪式就好了嘛!”
宋青书手一挥,反正武当派以后都是国教了,再在武当山搞一个封禅仪式,那就更不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