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急忙反驳,生怕被父亲误会。
在赵敏眼中,她与宋青书只是对手,最多以后可能成为君臣的关系。
赵敏喜欢的是那种憨憨的人,比较容易掌控。像宋青书这样心思缜密的,赵敏可不认为能掌握住他。
“那就好,你最好别和宋青书有什么联系,否则朝廷上不好交代。听说这个家伙已经要在南方称帝了,恐怕不久之后还要开战,我们要加紧布防。”
汝阳王捏了捏眉心,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战事所担心,以明军那种恐怖的火器,元军根本不可能是对手。
而汝阳王一直在向元帝上书,希望朝廷内也开发新式火器,以应对明军。可朝廷中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事,只认为前线战事不利是汝阳王的过错。
这让汝阳王十分寒心,若不是还在忠心元廷,恐怕汝阳王早就撂挑子不干这个天下兵马元帅了。
赵敏还要说些什么,但看着父亲落寞的背影,终于没有开口,怕给汝阳王增加负担。
赵敏自从和宋青书谈完后,就一直在关注着明军的动向,想知道宋青书对她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若是宋青书真的能给赵敏许以官职,赵敏觉得投靠大明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能实现她心中抱负,给谁干活不是干?元廷已经烂透了,赵敏才懒得费心去缝补呢。
而赵敏也从王保保被捉一事看出端倪,为何不直接杀了他或是换取赎金?无非就是想要招降王保保和招揽自己。
相比于元廷的腐败,对于宋青书的诚意,赵敏倒很是满意,甚至都有想把黄河岸边布防图给宋青书送过去。
一来能够帮助宋青书他们更加方便的打下黄河岸边防御,二来也可以减少一些士兵的损失,不至于让元军损失太惨重。
但现在宋青书在忙着称帝,恐怕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发动进攻,赵敏就想着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去联系宋青书。
明朝派往武当山的官员也见到了宋远桥,对于这位未来的太上皇,礼官十分客气,生怕惹恼了宋远桥。
至于收拾武当山各处宫殿的事务,也全都交到了礼官带来的民夫手中。
他哪敢让武当派这些人来打扫宫殿?这可都是皇帝的亲属们!
“虽然青书他能来武当山搞封禅,我们很是欣慰,可如此劳民伤财的,是不是有些过了?”
宋远桥皱着眉,站在山上看着山下不停忙碌的民夫,微微有些抱怨。
因为封禅前要做的一个准备就有修路这件事,从南京一路过来的道路都要重新修葺,这可是一件庞大的工程,动用的民夫何其之多。
“陛下自是知道工程量大,但陛下也是为民众们考虑过了。如今战事刚停,很多人都是无家可归,陛下可怜这些人,都是就近召集,让其能参与修路中来,不但发放银钱,还管他们的饭。等到修完一段路,就会遣散这些人,换另一批难民。这样所有人都有钱赚有饭吃,能撑过一段时间,来年分到土地就能种植庄稼了。”
那名礼官从旁帮着解释着,直言这也是宋青书提出的安民之策。
至于会花费海量的银钱,宋青书倒是没有心疼,因为宋青书知道,只有让钱流动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而且还能让百姓短期内有口饭吃,不至于有那些心思活络的再跑去占山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