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因为古代对于田地、人口的统计,向来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隐瞒田亩对于那些地方大族来说,是必然会去做的事情。
而宋青书心中所想则必须要得到准确的田地数目,哪怕不用太准确,也不能相差太多。
“原来如此,是老臣愚钝了。”
刘伯温知道宋青书是这么想的,心中不满减少了一些。
“刘基,你知晓古今,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你说说,历朝历代,为何大多只能支撑二、三百年,就要重新换一番天地?”
让朱重八和刘伯温坐在自己两侧,宫女给二人斟茶后,宋青书开口询问刘伯温。
“这个原因有很多,不外乎是皇帝昏庸无能,官员结党营私、贪腐成性、碌碌无为,士兵缺乏战意,外族侵略,天灾人祸等等等等。一个王朝的更替有太多的原因,不知陛下认为臣答的如何?”
刘伯温想了一下,却没有给宋青书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一个王朝的灭亡因素实在太多,刘伯温也不知宋青书想知道哪一方面,所以就列举一些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每一任皇帝和官员都会思考与总结。
刘伯温只当宋青书初登皇位,就担心大明的未来,这样挺好,证明宋青书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天下最好的老师教导皇帝,皇帝又怎会昏庸?官员都是层层选拔出来,有多少是真正庸庸之辈?至于士兵和外族侵略,哪朝哪代不是靠士兵将那些外族赶跑,重树华夏?要我说,这些都不是一个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听完刘伯温的话,宋青书却是微微一笑,随后将刘伯温列举的这些例子一一驳回。
“那不知陛下以为是何种原因。”
刘伯温一愣,然后纳闷的看向宋青书,想听听他的答案是什么。
“重八,你为何要参加义军?”
宋青书没有直接回答刘伯温,反而是转头问向朱重八。
“我?为了吃口饱饭吧。”
朱重八很想说的是,师父难道不是你安排我进的明教么?但是他没敢这么答,只是稍微思索一下宋青书之前和自己的对话,然后想出了答案。
朱重八明白,就算没遇到宋青书,自己也是一个乞丐,若是有幸没饿死,等到义军兴起之时,他也会因为一口饭而去参军,所以归结下来还是为了那口吃的。
“咱们华夏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他们只要能有一口吃的,哪怕是再艰难,也会坚持在自己的土地之上。而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真正的原因就是百姓连吃都吃不上,是真的没有活路。”
宋青书知道,但凡有一口饭吃,华夏的百姓都不会有造反之心。
“陛下的意思是王朝覆灭的原因是百姓吃不上饭,造朝廷的反?可造反有几人能成?这也不应该是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吧。”
刘伯温却不同意宋青书的观点,古来是有不少农民起义,但哪一个真正成功过?不过是痼疾罢了。
“对,这也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