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因未遭战火主动投降,赋税较低,仅十分之几。”
“百姓负担沉重,饿殍常见。”
“须妥善处理。”
“此事不易。”
“刚统一,诸多事务待理,地方豪强和复国势力阻挠。
六国土地多被他们控制,调税恐生连锁反应。”
“减税作用有限。”
“实难应对。”
蒙毅神色凝重。
赋税关乎国本,不可轻举妄动。
各国未像秦通过变法收地,仅凭军功授田,秦亦未全面改革。
贸然行动定会动荡。
即便秦王亦难以从容处置。
嬴迟闻言微皱眉头,已有决断:“赋税问题严重。
民为国本,民安则国安。
身为储君,我可监国,此问题定解决。
先完善郡县制,强化朝廷掌控力。”
“殿下英明!”
众人齐声附和。
“很好,现在我来谈谈对郡县制的思考,各位可提出意见或补充。”
嬴迟见众人专注倾听,直接进入正题。
即便距离朝会还有时日,他深知此事刻不容缓。
“太子已对郡县制形成具体构想?”
吕不韦心中疑惑。
昨日秦王才将此事交托,太子竟一夜之间就有了头绪?吕不韦此行旨在协助嬴迟完善计划,认为自己能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怀有自己的见解。
“不知太子对政务有何高见?传闻太子见解独到,若有不足,我愿直言。”
吕不韦暗自思忖。
“愿闻其详。”
蒙毅等人屏息凝神,等待嬴迟发言。
“我国疆域辽阔,现有各国旧地未明确划分,仍沿用原属国名号。”
“本君欲将全国划为十郡。”
“每郡依土地面积与人口规模决定辖县数量。”
嬴迟语气坚定。
“太子之意,似是先大致确定十郡范围,再由各县补充细节,整体方案由朝廷拟定,县区划分交由地方官员执行。”
吕不韦迅速领会,兴奋道:“妙极!”
嬴迟浅笑回应:“若由咸阳统一规划,所需资料庞杂,耗时恐以年计。
我建议先以咸阳为中心构建十郡基础框架,再交各地郡守细化县区设置,最终决策权在我,还需呈报咸阳核准。”
众人听毕,皆展露喜色。
作为朝廷重臣,他们深知此法若推行,郡县制度将迅速落地,或许不到一年便可全面铺开。
“太子远见卓识,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