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交往半年后,王兰和陈凯结婚了。婚房首付五十万,一家出一半。王兰家这半是父母出的,陈凯那半是他工作七年攒下的全部积蓄。当时王兰还觉得他能攒下这么多钱,肯定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婚礼上,王兰穿着租来的婚纱,看着对面西装笔挺的陈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是不爱,但也谈不上多爱,更像是完成了一项人生任务。
婚后的生活起初还算平静。婚房离王兰单位三公里,陈凯的单位在郊区,婚前他住公司宿舍,婚后通勤要十几公里。自然而然地,王兰那辆轩逸就成了陈凯的"专车"。
"你先开吧,我坐公交就行。"王兰当时这么说,心里想着过段时间再买一辆。
没想到这一"过段时间"就是两年。王兰每天挤公交上班,夏天热得汗流浃背,冬天冻得手脚冰凉。同事们偶尔会问:"小王,你以前不是开车吗?怎么改公交了?"
"车给我老公开了,他单位远。"王兰解释道。
"哪有男人开老婆的车啊?"办公室的张姐快人快语,"不应该给你买辆更好的吗?"
这话像根刺一样扎进王兰心里。她开始注意观察单位其他已婚女同事——确实,几乎都是丈夫开车接送,或者各自有车。只有她,一个体制内的正式职工,每天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挤公交。
怀孕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有次产检,陈凯临时加班不能陪她,王兰自己打车去医院。那天正好下雨,她在医院门口等了半小时才叫到车,裤子都湿了半截。坐在出租车后座,王兰突然想起张姐的话,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休产假在家时,用车更不方便。带孩子打疫苗、去公园,没车简直是折磨。王兰和陈凯商量:"要不你坐公交吧,我开车带孩子方便些。"
陈凯皱眉:"公交要转两趟,一个多小时,我得起多早啊?"
"那再买一辆二手车?"王兰试探着问。
"现在经济压力这么大,房贷、孩子奶粉钱..."陈凯摇头,"你先买个电瓶车凑合一下吧。"
王兰气得直翻白眼。她一个产后三个月的妈妈,骑电瓶车带孩子?开什么玩笑。
女儿小雨出生后,矛盾越来越多。陈凯的父母在老家帮大哥带孩子,明确表示没精力再帮他们。王兰的母亲退休在家,自然承担起了照顾外孙女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