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绝人之路(六)
四月的第一个周一,张立国站在星辰科技会议室的白板前,正在讲解医疗大数据项目的技术架构改进方案。台下坐着王总、刘总和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包括一脸阴郁的李工。
"...所以我们引入双重日志系统,所有关键操作都会实时同步到独立服务器。"张立国的激光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圈,"这样既能防止人为失误,也能确保问题可追溯。"
王总频频点头,而李工的表情则变得更加僵硬。自从上次的"配置参数事件"后,公司没有公开处分李工,只是调整了他的绩效考核标准。但张立国知道,这个技术老手对自己的敌意有增无减。
"李工,这个方案你怎么看?"刘总突然点名问道。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李工,等待他的反应。张立国屏住呼吸,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激光笔。
李工慢条斯理地推了推眼镜:"技术上...没大问题。不过实时同步会增加服务器负载,可能需要升级硬件。"
这正是张立国预料到的反对意见。他不慌不忙地点开一张图表:"我们做了压力测试,在现有硬件条件下,额外负载不超过5%,完全在安全阈值内。"
李工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刘总已经拍板:"就这么办。立国,两周后的演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散会后,张立国故意放慢脚步,等其他人先离开。王总落在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处理得不错。既解决了技术隐患,又给了某些人台阶下。"
张立国苦笑:"希望这次能顺利。"
"放心,"王总压低声音,"李工那边我已经谈过了。他再有动作,就不是调岗那么简单了。"
回到工位,张立国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陈磊发来的微信:"老张,考虑得怎么样了?投资人明天要走,错过这村没这店了。"
张立国盯着屏幕,拇指悬在键盘上方。过去一周,陈磊几乎每天都会发信息催促。那个教育APP的想法确实很好,但自从家里遭遇理财骗局、项目又出技术问题后,他越发觉得现在不是冒险的时候。
"抱歉,现阶段我还是专注本职工作。祝项目顺利!"他最终回复道,然后迅速把手机调成静音,塞进抽屉里。
下班回家的地铁上,张立国收到林晓芸发来的照片——张浩站在学校讲台上,手里拿着一张奖状,笑容灿烂。附言是:"浩浩的数学游戏设计获奖了!老师说要推荐参加区里的科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