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在哪儿学都一样?”李芳有些激动,“环境决定起点!起点高,平台就不一样!我们晴晴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去争取更好的?钱花了还能挣,孩子的时间耽误了就没了!” 她看向女儿,寻求支持。
陈礼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理解母亲望孙成凤的心,也明白丈夫和婆婆的顾虑。那高昂的学费,确实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最终,是陈志远用他一贯的、经历过风浪后的平和语调打破了僵局:“都别争了。让孩子自己试试吧。” 他看向外孙女,“晴晴,市里有个很好的小学,要考试才能进。姥姥想让你去试试,考上了咱就去上,考不上呢,咱就在家门口上学,好不好?咱尽力就行。” 他巧妙地将选择权部分交给了孩子和一场考试,暂时平息了战火。沐晴懵懂地点点头,只觉得“考试”是个新鲜词。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沐晴顺利通过了那所优质公立小学的入学测试。虽然不是李芳理想中的私立双语,但也是重点小学,李芳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开始兴致勃勃地准备起书包文具。张玉芹则松了口气,开始盘算着小学门口哪家小饭桌干净实惠。
沐阳也到了上幼儿园小班的年纪。张玉芹和王建国坚持把他送进了沐晴当年上的那家小区配套幼儿园。“离家近,老师熟,放心!”张玉芹的理由简单直接。李芳虽觉得幼儿园硬件普通了点,但看着亲家老两口带沐阳带得尽心尽力,孩子也健康活泼,便没再多言。
一个寻常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李芳戴着老花镜,在阳台的小桌上仔细熨烫着沐晴周一要穿的新校服。张玉芹在厨房里忙碌,准备着晚上的饺子馅,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放着吕剧。王建国坐在客厅地垫上,耐心地教沐阳搭一个更复杂的木头城堡。陈志远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手边摊着一本字帖。沐晴则趴在地毯上,专心致志地给一幅涂色画上色,蜡笔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
王业鹏和陈礼华难得清闲,并肩坐在稍远一点的餐桌旁,面前摊着笔记本电脑和一些文件,低声商量着什么,大概是工作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