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陷阱(二)
社区讲座结束后的第三天,方明正在修理厂里更换一辆SUV的刹车片,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他擦了擦手上的油污,掏出来一看,是陈默发来的消息:"今晚有空吗?发现点新情况。"
方明回复了一个"OK"的表情。自从上次那件事后,陈默成了他反诈知识的"技术顾问",而他则成了陈默的"案例提供者"。
傍晚六点,方明锁上修理厂的大门,驱车前往陈默公司所在的科技园区。初夏的晚风透过车窗吹进来,带着城市特有的喧嚣和汽油味。导航显示还有二十分钟车程,方明打开了收音机,本地新闻正在报道一起网络诈骗案。
"...犯罪嫌疑人通过虚假投资平台,诱骗受害人转账,涉案金额高达120万元..."
方明皱了皱眉,关掉了收音机。自从开始关注反诈,他发现自己对这类新闻异常敏感,就像修车时听到发动机的异响一样,立刻能察觉到问题所在。
陈默的公司在科技园B栋17层。方明刚出电梯,就看见穿着黑色T恤的陈默站在玻璃门前招手。与往常不同,陈默今天显得格外兴奋,眼睛里闪着光。
"你可算来了。"陈默领着方明穿过开放式办公区,来到一间挂着"网络安全实验室"牌子的房间,"我们追踪到那个'暗信'的服务器了。"
房间里还有两个人,一个年轻女孩正盯着三块显示器,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另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她身后,抱着双臂观看屏幕上的数据流。
"介绍一下,这是我同事小李和王总监。"陈默简单介绍道,"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方明,那个识破点赞骗局的车行老板。"
小李转过头,冲方明点点头,又立刻转回去继续工作。王总监则走过来和方明握了握手:"久仰,你的反诈文章我们团队都学习了,写得非常接地气。"
方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把亲身经历写出来而已,专业的东西还得靠你们。"
"来看看这个。"陈默把方明拉到一台显示器前,屏幕上是一个复杂的数据流向图,"这是'暗信'软件的后台通信路径,我们逆向分析了它的代码,发现它会将窃取的信息发送到这个IP地址。"
方明盯着那串数字,虽然看不懂技术细节,但能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能确定位置吗?"
"在境外,但控制端在国内。"小李接话道,她的声音清脆而冷静,"我们监测到至少有五个诈骗团伙在使用这个平台,你遇到的'林雅'只是其中之一。"
王总监补充说:"更麻烦的是,他们每两周就会更换一次服务器地址,手法很专业。"
陈默调出另一个窗口,显示出一张聊天记录截图:"这是最新发现的诈骗话术,已经升级了。不再直接要求下载软件,而是先引导受害者进入一个看似正规的兼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