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二)
电话是王新仁出去借的。巷口杂货铺的公用电话,油腻腻的听筒,数字按键的边缘都磨得发白。阮雪攥着那张被汗水微微濡湿的纸条,指尖冰凉。王新仁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稀疏的行人,像一头护崽的困兽。他塞给店主一块钱,粗声说:“打个电话,很快。”店主眼皮都没抬,兀自看着那台小得可怜的黑白电视机。
阮雪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仿佛沉进了深不见底的寒潭,指尖颤抖着,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按下去。每按一下,心就往下沉一分。漫长的等待音,每一声“嘟——嘟——”都像锤子敲打在紧绷的神经上。终于,咔哒一声轻响,通了。
“喂?”一个略显沙哑的女声传来,背景里似乎有隐隐的麻将碰撞声。
“喂……喂?”阮雪的声音干涩得厉害,几乎劈开,“是……张姐吗?”
“我是。你哪位?”那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是……是那天在小区,一位好心的太太,给了我您的电话……”阮雪语无伦次,巨大的压力让她几乎无法组织语言,“她说……她说您或许能帮帮我……”
“哦——”那边拖长了调子,麻将声似乎小了些,像是换了个更僻静的地方,“那个事儿啊。说说,怎么回事?你哪儿的?怎么过来的?”
阮雪像抓住救命稻草,竹筒倒豆子般,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孤注一掷的急促:“越南,河内。我叫阮雪。我男人是中国人,王新仁。我们结婚很多年了,两个孩子都在这边上学,大的初三,小的五年级。我以前……以前在河内大学念的中文……”她下意识地提到这个,仿佛那是她身上唯一还能证明自己曾经体面过的徽章。“签证……过期很久了。派出所不给办,说材料缺好多……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张姐,孩子要读书,我不能总这样躲着干活……” 说到后面,已带上了难以抑制的哽咽。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王新仁在一旁死死盯着阮雪的脸,眉头拧成了疙瘩,无声地用口型催促:“别哭!说重点!”
“嗯,听明白了。”张姐的声音重新响起,平静无波,听不出情绪,“你这情况,难办。过期这么久,黑在这里,人家按规矩根本不会理你。材料?那都是明面上的说辞。关键得看有没有人愿意‘搭把手’,懂吗?”
“懂,懂!张姐,只要能办,我们……”阮雪急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