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九)终章
湘江的水,不舍昼夜地奔流。时间在阮雪日益干练的行程、王新仁规律服用的药盒、华民实验室彻夜的灯光和华英伏案疾书的笔尖下,悄然滑过了几个春秋。
中南材料科技越南分公司的业务,如同越南国内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摩天大楼,节节攀升。市场对高端、环保的竹木建筑模板需求激增,原有的模式——依赖广西分公司生产再发货至越南,成本高、周期长,逐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一份详尽的报告摆在了总公司高层的案头,署名是副总经理阮雪。报告的核心建议:在越南本土建立生产线!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彻底打通供应链。
报告在董事会上引发了热烈讨论。风险与机遇并存。最终,决策的天平倾向了阮雪极具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越南本土化生产,正式启动!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关键任命:由阮雪全权负责越南生产线的筹建与初期运营,需长期驻扎越南,直至项目完全走上正轨。
“新仁,”深夜的越洋视频里,阮雪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公司决定让我长驻河内,负责建厂。那边……需要你。”
屏幕那端,长沙家中,王新仁看着妻子眼底的坚定,又低头看了看手中每日必服的药瓶。几年规律的服药和阮雪的悉心照料,他的肾功能奇迹般地稳定在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虽不能劳累,但日常行动和适度工作已无大碍。更重要的是,他心底那份沉寂多年的、对越南这片土地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妻子事业无条件的支持,被重新点燃。他抬起头,脸上纵横的沟壑里,透出久违的锐利:“好。我跟你去。河内……我熟。语言,也捡得起来。”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那四个哥哥,就在河内近郊,都是地道的越南人,以前务农也做些小生意。厂子真要用人,知根知底,总比外人强。我跟他们联系。”
阮雪的眼睛亮了。丈夫的身体状况允许,他的语言能力(虽然生疏但底子还在)和对越南社会的熟悉,确实是巨大的助力。而让哥哥们参与进来,不仅能解决部分用工问题,更能依托本地亲属网络,形成一股稳固的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