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觉得自己就是那市井商贩,与大臣们讨价还价,还不能黑了脸,呵呵……”
武柔见他郁闷,瞧了一眼旁边没有人,于是凑过去往他脸颊上亲了一口,说:
“一会儿我还帮你看奏章,看完了奏章,咱们两个去逗儿子去。”
李善这才笑了,微微勾起了唇,看着她眼睛里有温暖的光。
……
……
如果不是因为朝中大多非议武柔的身份,李善都想让她住在武德殿里。
毕竟他接见外臣,在武德殿是最方便的,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
而且那是他从小到大,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在那儿也更自在一些。
可惜……不行。
因为将武柔接进了宫,他已经被人诟病贪图美色不顾伦理了,如果再让武柔住在武德殿,他们两个时常的在那些老臣们身边晃悠,大秀恩爱。
那估计武柔就成现实版苏妲己了。
没必要添这层麻烦。
所以每天,基本是白天在武德殿里处理需要御批的奏章,剩下的那些由两省处理过的,他都会连带着自己,一起送到昭庆殿去。
昭庆殿里也不用宫婢时常在一旁伺候。
两个人并排坐在一张长案几上,几乎胳膊挨着胳膊,奏章分成了两摞,一人一摞。
武柔若是看见不解的,或者觉得要紧的,都会举着放到他的眼前,跟他商讨一番。
这一会儿,武柔从奏章中捡了一本出来,见那奏章比别的都厚一些,还诧异地“嗯”了一声。
她拿着封皮一看,竟然是长安县令裴行俭的。
裴行俭她是知道的,就是夔国公推荐的那位,说这个人交游广阔,有识人之明。
她眸光转了一瞬,想起了刚刚李善说,想要提拔一个年轻一点儿的人去吏部,就是不知道谁合适,且不会引起那些老臣的反对。
她看见这个人的名字,瞬间眼睛就亮了,一边展开了奏章,一边问:
“九郎,裴行俭这个人你觉得怎么样,让他去吏部帮你可行?”
李善没有抬头,用手肘支着额头,目光一行一行的快速浏览着奏章上的字,说:
“我想过他,可是他太年轻了,履历太薄,且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功绩,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提拔他。长安县令是七品,吏部侍郎可是三品,如何服众。”
武柔不说话了,因为她全被奏章上的内容吸引了去。
因为这是一本对于官员选拔和考核政绩的设想。他先是长篇大论了一番关于科举的弊端和乱象。
比如,科举通过,只能给末级职位,且基本没有上升渠道,大多人满腹经纶,一辈子都被困在郡县之内,无法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