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不论大小,但必须光亮如新。若是生锈的,要用细沙打磨,直到能清晰照出人影。"他特别强调,
"大鼓要选牛皮鼓,鼓面越大越好,最好是祭祀用的那种。"
整个渡口都动了起来。
松林中,上百个壮汉挥汗如雨地砍伐、劈柴。
吕由亲自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当第一批松木开始燃烧时,青烟直上云霄,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松香味。
盐井旁,妇女们排成长队,小心翼翼地从深井中汲取卤水。
这些卤水要经过反复煎煮、过滤、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细盐。
然后是无休止的研磨——石磨吱呀作响,雪白的盐粉如霜雪般洒落。
城外的空地上,子它带领工匠们搭建投石机。
选木、削皮、打磨、组装,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当第一架投石机成型时,子它亲自试射——一块石头呼啸着飞向天空,足足飞出三百步才落地。
"好!"围观的百姓爆发出欢呼。
制作"雨弹"的工坊里更是热火朝天。
百姓们们按照李明衍的方法,一丝不苟地切竹、装填、封口。
起初动作还有些生疏,但很快就熟练起来。
一枚接一枚的竹筒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如同等待出征的士兵。
与此同时,各家各户纷纷献出铜镜。
有的是祖传的宝物,有的是新婚的嫁妆,但听说是仙人的要求,都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
这些铜镜大小不一、样式各异,但经过打磨后都光可鉴人。
大鼓的收集倒是费了些周折。
渡口虽大,但真正的牛皮大鼓却不多。
最后还是长老亲自出面,调用了七面祭祀用的巨鼓,每面都有磨盘大小。
到了第三日傍晚,所有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李明衍亲自检查每一样物品。
五百枚"雨弹"整整齐齐,十架投石机威武雄壮,上百面铜镜闪闪发光,七面大鼓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