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安错'..."李明衍喃喃自语,忽然眼前一亮,"错!不是安置的意思,是错位!屈原在问,为什么九州的水系被人为地错位了!"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子彻激动地说:"那'川谷何洿'是不是说这条人工河道为什么要挖得这么深?"
"应该是的,"李明衍点头,"屈原发现了白起的这条主干水道,并且质疑它的设计意图。"
众人沿着这条笔直的深槽继续探索,很快就在深槽的中段发现了一个人工岛屿。这个岛屿比第一个要小得多,但形状却更加规整,呈现出完美的椭圆形。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李明衍读着《天问》中的对应句子,"南北方向的椭圆,它的延伸有多长?"
登上这个椭圆形小岛,众人立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整个岛屿的表面都被人工改造过,修建成了一个巨大的阶梯状结构。从空中俯视,这些阶梯呈现出同心椭圆的形状,层层叠叠,共有九层。
"这是一个巨大的水位调节器!"李明衍惊叹道,"根据不同的水位高度,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和方向。"
在最上层的平台中央,矗立着四根巨大的石柱,分别指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根石柱的顶端都有精密的机械装置,虽然已经锈蚀,但依然能看出原本的复杂结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庄贾读着石柱上的铭文,"问的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哪个更长更远?"
周文仔细观察着四根石柱的高度:"这四根柱子的高度确实不同。南北两根明显比东西两根要高。"
"这不是高度的问题,"李明衍摇头道,"是控制范围的问题。南北方向的石柱控制的水道更长,影响范围更广。"
就在这时,韩谈在东边的石柱旁发现了破坏的痕迹:"先生,这里有人动过手脚!"
众人围拢过去,只见东柱的顶端机械装置被巧妙地改动了。原本应该向东引导水流的机关,被重新调整成了向东南方向。而在机关的底座上,清晰地刻着屈原的破解心得:
"白起此机关,妙在四向分流,可随心所欲调配水势。然其设计过于依赖精密,一处改动,全局皆变。平观其构造,发现东向机关为整个系统之枢纽,遂将其调转十五度,使原本东流之水改为东南流,既合自然水势,又破其人工调配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