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张若:"只是要劳烦郡守帮我'吹吹风',让他们知道在下虽是白身,却也不是寻常人物。"
张若立即心领神会,爽朗大笑:"公子放心!我自有分寸。就说公子是老师的关门弟子。既不说破,又让他们心生敬畏,如何?"
"再加上一条,"长史笑着补充,"就说郡守府上下对公子礼遇有加,连老师都亲自为公子站台。这样一来,谁还敢怠慢?"
"妙!"一个武官拍手称赞,"这叫什么?对,叫捧杀!不对不对,是抬举!"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些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对这种"花花轿子众人抬"的把戏早就驾轻就熟。
"那就这么定了。"张若站起身,"公子什么时候要见他们,提前知会一声。下官会安排人在适当的场合'不经意'地透露一些消息。"
"保证让那三家对公子既好奇又敬畏,既想结交又不敢造次。"长史补充道。
李明衍连连道谢。这种官商勾结...不,应该说是官商合作的手段,他在百越时就见识过。但蜀地这帮人的手法更加老练,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事情商定,众人纷纷告辞。临走时,每个人都再次向李明衍表达了效忠之意。
待众人离去,堂中只剩下李冰和李明衍。
老人看着自己的学生,眼中满是欣慰:"方才你的应对很好。既表现出了诚意,又保持了身份,还给所有人都留了面子。"
"都是老师教导有方。"李明衍恭敬地说。
"不,这是你自己的本事。"李冰摇头,"我能给你的只是一个平台,如何运用全看你自己。记住,这些人愿意效忠,一是看在我的面子,二是看中你的前途。"
他语重心长地说:"恩威并施,利益均沾,这是驭下之道。但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相信跟着你有前途。"
李明衍深深一拜:"学生谨记。"
"去吧,"李冰挥挥手,"三大家族的事要抓紧。星垂之地关系重大,早一日找到,便早一日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