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这忙碌、温馨、偶有杂音却总体向上的节奏中,一天天向前滑去。
苏家的三个作坊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稳定而高效地运转着。
豆腐坊,作为苏晓晓最早建立、也是最为村民们所熟知的产业,此刻更是呈现出一派成熟而繁忙的景象。
每天天不亮,伴随着鸡鸣,豆腐坊里便会率先亮起灯火,响起磨豆、烧浆的熟悉声音。浓郁纯正的豆香味混合着灶火的热气,几乎成了村东头标志性的气息。
每日七八个品种,极大地丰富了醉仙楼的菜单,也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香皂、洗发水源源不断地通过林默建立的渠道,被运往京城和江南的“清丝坊”,换回大笔的银钱,在高端市场打响了名声。
新榨出的“苏记”菜籽油,则凭借着其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纯净无杂的优良品质,以及相对公道的价格,迅速在永宁县城及周边的乡镇打开了市场,站稳了脚跟。普通百姓终于也能用上放心实惠的炒菜油,口碑口口相传,甚至开始有嗅觉灵敏的外地行商慕名而来,打听和求购,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这天,苏晓晓正在榨油坊里核对一批即将出库的菜籽油数量,忽然,负责水力研究的那位文绉绉的老师傅——姓周的周师傅,一脸激动地跑了过来。
“东家!东家!成了!成了!”周师傅因为跑得急,花白的胡子都有些散乱,脸上却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兴奋。
苏晓晓心里一动,连忙放下手里的账本:“周师傅,慢点说,什么成了?”
“水力!水力传动!成了!”周师傅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按照您之前提的那个……那个什么‘离合’的思路,我们反复琢磨、试验,终于找到了法子!”
苏晓晓眼睛一亮,立刻跟着周师傅快步走向那个临河的研究工棚。
林默不知何时也得到了消息,早已等在了那里,另一位擅长金工的钱师傅也在,两人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
工棚里,一个新搭建的、更为精密的木质联动模型正摆在中央。
旁边是一个小型的水车模型,被引入的水流带动着缓缓转动。
周师傅指着模型中一个设计巧妙的连接部件,兴奋地解释:“东家请看!关键就在这里!我们用几组不同大小的木齿轮配合一个可以手动控制的插销结构,实现了动力的连接与断开!”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
当插销合上时,水车转动的力量通过齿轮组,顺畅地传递到了模拟榨油机输入端的一个小齿轮上,带动它稳定地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