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寒意,并不能冷却大山村和苏家作坊里那股子热火朝天的干劲。
养殖场的猪舍建设和饲料储备工作,在村长苏长河的统筹和苏晓晓的规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村民们看着一天天堆高变干的豆渣油饼,聊着开春就能买回来的小猪仔,眼里都闪烁着对丰足日子的实在盼头。
苏晓晓自家那边的两个作坊,更是如同上了发条一般高速运转。
水力榨油机的轰鸣成了村东头最动听的背景音,金黄的菜籽油被小心翼翼地灌入贴着“苏记”标签的陶坛和木桶,开始向县城乃至更远的地方输送。
香皂坊里,虽然产量受限于核心工序的人手,但也保持着稳定的输出,每一块精心包装的香皂和洗发水,都凝聚着财富的希望。
这一日午后,阳光透过糊着新窗纸的窗棂,将苏晓晓房间里照得暖洋洋的。
她正就着这难得的亮光,仔细研读着吴大夫借给她的那本泛黄的《本草经解》。
之前光顾着《药草图鉴》上那些实用的辨识和炮制方法,对于更深层的药理药性,她觉得自己还需下苦功。
毕竟,无论是给家人调理身体,还是研究那效果惊人的饲料配方,亦或是未来可能触及的丹药炼制,都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
她看得正入神,院子外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马蹄声,紧接着是林默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直接朝着她的房间而来。
“晓晓,在吗?”林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不似平日里的从容镇定,反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苏晓晓心中微动,立刻放下书卷,起身开门。
林默站在门口,一身风尘未洗,显然是刚从远途归来。
他脸色平静,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底下,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默哥,你回来了?快进来!”苏晓晓连忙将他让进屋里。
林默没有客套,进屋后直接从怀里掏出几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还有一个小巧的、似乎是用来装样品的小锦盒,一同放在了桌上。
“京城和苏杭,都来信了。”他开口,声音低沉,“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