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紫宸均衡(贰)
1.黄庭坚:今夜月明江上,无奈一番烟雨
当官,哪有什么安全感。
黄庭坚一路泛舟宦海,颠簸沉浮,命悬一线。
不是被排挤,就是被打压,郁闷的要死。
为老百姓做事情,总是那么的艰难。
换了三五个顶头上司,没一个对他认可的。
这也难怪,人家做官靠以权谋私、压榨民脂民膏为生。
黄庭坚做官,靠的是自身能力过硬。
他擅长写诗,也擅长书法。
无论是哪一样,都可以让他衣食无忧。
今日,好朋友苏轼来找他,约他一起游船河。
和苏轼相比,两个人可谓难兄难弟。
两个人不是在贬官,就是在贬官的路上。
诗词,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当然,除了诗词,离不开一壶好酒。
黄庭坚不胜酒力,酒过三巡,开始话多起来。
忍不住,将被打压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苏轼听着,只得连声宽慰他。
毕竟,文人傲骨,太不适合官场。
倒不如,安心在文学方面,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人生啊,有朗月星稀,也有无边烟雨。
看惯了,看淡了,看开了,也就解脱了。(完)
2.韩德让:姚哥是个人物,更是一个传说
敢娶太后的男人,非姚哥莫属了。
姚哥本是汉人,祖父名韩知古,是契丹俘虏。
那些年,有点文化的宋国官员被俘,都在辽国做了官。
韩知古也同样如此,之后子生孙,便生了韩德让。
姚哥,便是韩德让的契丹名。
乾亨四年,是姚哥转运的日子。
这一年,年仅三十四岁的辽景帝,突然驾崩了。
这个突然真的好突然,姚哥好开心。
床榻边上,韩德让和耶律斜轸同受顾命。
说完请求两人辅佐年幼的耶律隆绪的话,耶律贤就嗝屁了。
接下来,大辽国的决策权就交到了承天太后萧绰手里。
说到萧绰萧太后,那和韩德让关系就匪浅了。
昔日,韩德让曾与年幼的萧绰有婚约。
后来,耶律贤看上了萧绰的美貌,发动皇室的力量夺了过来。
韩德让坚持“德”字当头、“让”字为先,忍痛割了爱。
耶律贤也算是豁达之人,完全不怕当“绿帽哥”。
不仅让韩德让当了宰相,临死还将大辽基业托付给他。
当然,韩德让也不负耶律贤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