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试考的是书本内容,死记硬背即可。"宋县令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论语》,书页已经泛黄,"《四书》《五经》背熟,便能过关。"
陆明远接过书,指尖感受到纸张的粗糙质感:"那秀才试呢?"
"秀才试除了书本内容,还要考诗词歌赋。"
宋县令瞥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修长的手指上,"你的诗才倒是不错,这一关应该不难。"
窗外一阵风吹来,带着栀子花的香气,书页轻轻翻动。陆明远笑了笑:"那举人试呢?"
"举人试主要考的是策论,外加书本内容。"宋县令走到窗前,负手而立,"所谓策论,就是考官出题,让你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解决办法。"
陆明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阳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投下细碎的金光:"那会试和殿试呢?"
"中了举人,名列前茅者参加会试,也就是春闱。"宋县令转身,官服上的云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榜上有名者,再参加殿试。殿试由皇上亲自主持,考的是治国安邦之策。"
陆明远听完,心里暗想:"这不就是前世的科举制度吗?"
他看向宋县令,问道:"岳父大人,不知这些考试的书籍,可否借小婿一观?"
宋县令伸手指了指他背后的书架:"都在那儿,自己看吧。"
陆明远转身,看到身后那排高大的书架时,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妈呀!
紫檀木的书架直抵房梁,密密麻麻摆满了书籍。
光是《四书》就有数十种注释版本,《五经》更是分门别类地排列着。
除此之外,还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各种诗词集、策论范本......
陆明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袖,喉结微微滚动。这要是全背下来,十年都不够用!
宋县令见他愣在原地,嘴角微微上扬:"怎么,怕了?"
陆明远干笑两声,声音有些发紧:"岳父大人,这些......都要背?"
"你以为状元是那么好当的?"宋县令哼了一声,走到书架旁。
他的手指在书脊上轻轻滑过,最后停在几本厚重的典籍上,"这些是必须背熟牢记的。"
他随手抽出十多本书,丢给陆明远。书册落在怀中沉甸甸的,带着岁月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