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上善若水,寻安> 第36章 万象真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万象真形(1 / 2)

师父带我到河滩捡石头,突然将一块鹅卵石贴在我耳边。

"听见什么?"

"好像...有流水声?"

"再听。"师父用银针在石上某处一划。

刹那间,我竟听见远古洪流的轰鸣!那声音穿过石皮上肉眼难辨的毛细孔道,在耳膜上激起细微震颤。师父指着石头的层理:"这一道是三国时的洪水,这圈是唐朝的干旱。"

后来地质队用碳14检测,这块石头的纹路确实对应着历史气候变迁。师父却说:"真正会说话的,是石头背面的苔藓——它们记得近三十年的每一次酸雨。"

暴雨将至,师父让我看云。

"卷云如丝,高层水汽..."

"看那团积云的影子。"师父指向西边,"影子边缘呈锯齿状,主雹。"

果然,二十分钟后冰雹砸得瓦片噼啪作响。师父却在窗边记录:"雹粒平均直径1.3厘米,落地反弹高度23厘米——这场雹灾范围不超过五里。"

后来新闻证实,隔壁镇子果然毫发无损。师父翻出本发黄的笔记:"光绪年间青城山志就记载过,看雹灾要看云影吃地深浅。"

古柏树下,师父让我摸树干上的瘤结。

"这个瘤是咸丰六年长出来的。"他引导我的手指感受纹理,"年轮在这里突然收紧,那年四川大旱。"

我们取树芯样本对比县志,干旱记录完全吻合。更神奇的是,树干高处有个碗口大的疤,师父说:"这是被闪电劈出的'天书'。"他用宣纸拓下疤痕纹路,展开竟似一幅星图——对应着道光年间某次罕见行星连珠。

"每棵树都是部地方志。"师父拍落掌心的树皮屑,"只不过用的是我们看不懂的文字。"

山涧边,师父舀了瓢水让我"相水质"。

"清澈见底,应该..."

"看水纹。"师父向水中投了片竹叶,"叶子打转的轨迹像不像太极图?"

他解释:顺时针漩涡主水质偏碱性,逆时针主酸性;水纹间隔均匀则水流稳定,忽密忽疏则上游有暗坝。后来我们果然在上游三公里处发现废弃水电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