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上善若水,寻安> 第119章 禁界解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禁界解码(1 / 2)

山西吕梁山区的晨雾还裹着煤渣味时,我已经跟着地方志办公室的小崔爬上海拔1700米的石壁村。我们要找的"守碑人"张全有,正蹲在村口老槐树下用篾条编着什么。走近才看清是个人形轮廓,胸腔部位特意留出个拳头大的空洞。

"这叫'替身童子',给矿上用的。"张老汉头也不抬,粗糙的手指翻飞间又添了几根竹条,"井下要是犯了忌讳,得赶紧扎这个烧了。"

他脚边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矿工们的禁忌:不许带韭菜下井、不准在坑道里吹口哨、发现老鼠搬家必须停工......每条后面都用红笔标注着年份。最新一条写着:"2023.3.14 王二狗在-320米巷道唱《往后余生》,当晚顶板冒落",后面画了个血红的叉。

"你们城里人管这叫迷信。"张老汉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黑皮证件,竟是省安监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监督员"聘书,"可这二十年,我负责的矿区事故率比机械化矿井还低12%。"

这种生产禁忌的现代转化,在东南沿海的渔村更为系统。舟山嵊泗的"船老大"陈阿海带我参观他价值千万的远洋渔船,驾驶舱神龛供着妈祖像,下方却装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香炉边贴着塑封的《安全生产条例》,其中用荧光笔标出的条款,与船舱木板刻的百年禁忌几乎——对应。

"老规矩说'出海不回头',现在AIS规定转向必须提前两海里示警。"陈阿海指着雷达屏幕上闪烁的光点,突然脸色骤变,对着话筒用当地方言吼了句什么。后来他解释这是"船头不见白"的现代版——发现白色集装箱船必须立即避让,因为雷达显示这类船只超速概率高达73%。

最令我震惊的是在闽北茶乡的发现。国家级非遗"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师傅的作坊里,墙上的禁忌歌诀被翻译成了化学分子式。他指着"雨天不采露水青"那条:"现在知道是避免茶叶表面水膜破坏酶促氧化,可老祖宗哪懂什么多酚氧化酶?"

黄师傅从紫砂罐里取出本1959年的《茶叶生产禁忌手册》,泛黄的纸页上满是油渍和茶渍。其中"杀青锅底忌沾荤腥"那页,夹着张1987年的化验单——检测出猪油残留会导致茶黄素含量下降27%。

"现在年轻人觉得这些规矩过时了。"他打开手机里的温湿度监控APP,上面跳动的数据曲线,竟与作坊梁上悬挂的古老晴雨符形状神似,"可你们搞人工智能的,不也在教机器识别人类经验里的规律?"

但真正系统化的禁忌研究,是在云南大学民族学资料室。满头银发的和教授给我看他们团队绘制的《西南少数民族禁忌谱系图》,将看似荒诞的禁忌分为生态保护、医疗防疫、社会调控等九大类。电脑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显示,基诺族"神林禁伐"的区域,恰好是当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区。

"最有趣的是这个。"和教授调出份对比图,左边是傣族古籍记载的"瘴气区三十六禁",右边是现代卫星测绘的疟疾分布图,重合率达81%。他摘下老花镜笑道:"当年说'见黑水绕山要疾走',现在我们明白是规避按蚊孳生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