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同样存在令人痛心的乱象。如今,一件几千块的羽绒服在市场上并不少见,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购买,是对品质和保暖性能的信任。然而,有些不良商家却辜负了这份信任。
年轻的上班族小张,去年冬天为了抵御寒冷,在商场花了近三千元买了一件某知名品牌的羽绒服。购买时,店员热情地介绍这款羽绒服采用了最新的保暖技术,填充的都是高品质的白鸭绒,保暖效果绝佳。
小张满心期待地穿上新羽绒服,想象着这个冬天能温暖又时尚。可刚穿了没几天,小张在办公室里,即使开着暖气,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她忍不住和同事抱怨起来:“哎,我花了那么多钱买的羽绒服,怎么一点都不暖和啊,这不是坑人嘛!我看这钱是白花了。”
同事好奇地摸了摸她的衣服,说道:“不会吧,这么贵的羽绒服,按理说质量应该很好呀,你是不是买到假货了?这牌子平时口碑还不错呢。”
小张皱着眉头说:“我在商场专柜买的,应该不会是假货吧,可这效果也太差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买个便宜点的,起码心里没这么憋屈。”
下班后,小张顶着寒风回到家,忍不住拆开了衣服的内衬,眼前的景象让她大吃一惊:所谓的高档羽绒服里,填充的并非是足量的优质羽绒,而是大量的廉价纤维、羽毛梗甚至是一些回收的劣质填充物。小张愤怒地去找商家理论。
她气势汹汹地来到店铺,此时店里顾客不少,店员正热情地向顾客推销着衣服。小张走到店员面前,大声说道:“你们这卖的什么羽绒服啊,里面根本没多少羽绒,全是些破纤维,这不是欺诈消费者吗?我花了近三千块,就买了这么个东西,你们必须给我个说法!”
店员一脸无辜地说:“女士,我们这衣服都是正规渠道进货的,质量肯定没问题,您是不是穿着方法不对呀?可能是您没穿好,导致保暖效果不好。”
小张更加生气了,提高音量说道:“别跟我狡辩,我都拆开看过了,你们必须给我一个说法,不然我就去投诉你们。我可是在你们这花了大价钱的,你们不能这么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