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而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藏着难以言说的创伤。这些创伤,如同隐匿在心底的暗礁,在岁月的长河中,不经意间便会触痛我们的灵魂。
童年,本应是无忧无虑的时光,却可能成为创伤的源头。或许是父母不经意间的忽视,一句严厉的斥责,或是一次未能兑现的承诺,都可能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创伤的种子。
记得有个朋友,小时候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却总是被忙碌的他们忽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他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和父母一起去公园玩耍,为此还精心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可父母却因为工作上的紧急事务,匆匆出门,只留下他一个人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发呆。
“爸爸妈妈,你们不是说好今天陪我去公园的吗?”他拉着父母的衣角,眼中满是期待。
“宝贝,爸爸妈妈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下次再带你去,乖啊。”父亲摸了摸他的头,便和母亲匆匆离去。
每一次期待落空,都像是一道细微的裂痕,渐渐在他心中蔓延。这种被忽视的创伤,让他在长大后,面对亲密关系时,总是充满不安,害怕再次被抛弃。
他谈过几次恋爱,每次都小心翼翼,过度敏感,对方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话语,都会让他陷入自我怀疑,担心这段感情会突然结束。
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和事业的挫折也如影随形。考试的失利、求职的碰壁、工作中的排挤,都可能成为创伤的催化剂。
我曾认识一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一心想要在艺术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却屡屡遭受打击。他花费了无数个日夜创作的作品,满心期待能得到认可,却在展览评选中被评委们无情地否定,还被批评得一文不值。
“就你这水平,也配参加展览?还是回去多练练基本功吧!”评委不耐烦地将他的作品扔到一旁。
“可是,我真的很努力了,这些作品都是我的心血……”他试图解释,声音却越来越小。
“努力?努力有什么用,艺术是需要天赋的,你显然没有。”评委的话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他的心。
求职时,他拿着精心准备的作品集,跑遍了各大艺术公司,却总是收到拒绝的通知。工作中,他又遭遇了同事的排挤,自己的创意被剽窃,努力被埋没。
“这个方案明明是我想出来的,你怎么能据为己有?”他愤怒地指责同事。
“呵,谁能证明是你想出来的?有本事你拿出证据啊。”同事不屑地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