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粮食都晒了好几天了,肯定没问题。”壮劳力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长辈头也不抬,认真地说:“这可马虎不得,公粮是交给国家的,一定要最好的。咱可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有的农户离粮站路途遥远。拉着板车,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上艰难前行,板车的轮子吱呀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路途的艰辛。
遇上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板车的轮子常常陷入泥坑,只能下车,深一脚浅一脚地用力推车,溅起的泥水沾满全身。
“歇会儿吧,别累坏了。”家人心疼地劝道。
“不行啊,这公粮得按时交,可不能耽误了。”板车主人倔强地摆摆手,“要是晚了,影响国家的事可咋整。”
到了粮站,交公粮的队伍早已排得老长,农民们顶着烈日或寒风,耐心等待。粮站工作人员会严格检验粮食的质量,稍有不合格,比如水分含量超标、杂质过多,就会被要求返工。
有位大叔的粮食因为有点潮湿被打了回来,急得满脸通红,不停地向工作人员求情:“同志,我这可是辛苦种了一年的粮食啊,您就通融通融吧。家里老老小小都指望这点收成呢。”
工作人员面露难色,无奈地说:“大叔,我也理解您,可这是规定,必须得保证公粮质量,您把粮食拉回去再晾晾,肯定能行。”
大叔无奈之下,只能先把粮食拉回家,到家后,望着那堆被退回的粮食,重重地叹了口气,一家人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翻晒粮食,孩子们也懂事地帮忙,小小的身影在院子里忙碌着。
“爸,这粮食晒好了就能交公粮了吧?”孩子天真地问。
“嗯,晒好了就能交,咱可不能拖了后腿。”大叔摸了摸孩子的头,眼中满是期待。
交完公粮,看着所剩不多的粮食,农民们心中满是复杂,这是一年汗水的结晶,却在交公粮后所剩无几,而后续的生活和生产还要依靠这些余粮支撑。
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粮仓,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日子,还得紧巴巴地过咯。”
“没事,只要人平安,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家人在一旁安慰道。
交公粮后,农民们又要投入到新一轮的农业生产中。天还未亮,当城市还在沉睡,便已起身,简单洗漱后,就扛着农具走向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