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人们往往会对具有高吸引力的个体形成一种竞争态势。在大学时,有位同学篮球打得特别好,人也幽默风趣,在学校是很多女生心目中的男神。他的社交软件上,每天都有不同的女生发消息约他出去玩。
学校举办情人节晚会,他作为表演嘉宾登台。晚会结束后,一下子围上来好几个女生,纷纷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和情书。
其中一个女生满脸通红,紧张地把礼物递过去:“我……我特别喜欢你打球的样子,这个礼物送给你。”
另一个女生则笑着说:“我知道你喜欢摄影,这是我特意挑的摄影集,希望你喜欢。”
有个女生为了引起他的注意,专门去学习篮球,就为了能和他有共同话题;还有个女生,打听到他喜欢摄影,便省吃俭用买了专业相机,跟着他参加各种摄影活动。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即便你付出了诸多努力,也可能只是众多追求者中的普通一员,很难脱颖而出。
而且,竞争带来的压力会让这段追求过程变得异常艰辛,时刻考验着你的耐心和信心,让你身心俱疲。
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约他看一场他喜欢的篮球赛,却发现他已经答应了另一个女生的邀约;你精心准备了一份表达心意的手工艺品,却看到他的桌上堆满了其他女生送的更精致的礼物,满心的热情一次次被现实泼冷水。
这种竞争不仅是物质和行动上的比拼,更是一场关于个人魅力、资源和情感投入的全方位较量,在这种环境下建立的恋爱关系,从一开始就可能充满了不稳定因素。
从人格塑造角度来说,这类人往往习惯了被众多异性围绕和追捧,容易养成一些不利于恋爱关系稳定的性格特点。他们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感觉,内心的自我认知可能会逐渐失衡,变得过度自信甚至自负。
心理学中的自我认知理论表明,长期处于被夸赞和追捧的环境中,个体容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过高的评估。就像有个模特,走在大街上回头率极高,身边从来不缺追求者。这位模特习惯了别人的赞美和讨好,在恋爱中,对另一半的付出习以为常,不懂得珍惜。
另一半精心为她准备生日惊喜,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策划,预订了她最喜欢的餐厅,还准备了她一直想要的礼物。可她却因为当天有个异性朋友约她参加派对,就随意取消了和另一半的约会。
另一半难以置信地问:“今天是你的生日,也是我们早就约好的,你真的要为了那个派对不去吃饭?我准备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