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中,老人与子女的成长背景存在显着断层。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老人,可能将“节俭”异化为过度干预,比如子女刚扔掉过期半年的罐头,转头就被老人从垃圾桶捡回来冲洗后放进冰箱,还振振有词“闻着没坏就能吃”。
而子女坚持的科学育儿观念,像给婴儿使用纸尿裤,在老人眼里可能就是懒、浪费钱,甚至偷偷用旧秋裤改成尿布给孩子换上,引发激烈争吵。
传统家庭中,老人凭借辈分和经验掌握绝对话语权,但随着子女经济独立、信息获取能力增强,家庭权力逐渐转移。有的老人难以接受这种转变,便通过作妖重新争夺控制权,比如装修新房时非要在客厅正中央砌一个老式火炕,理由是“我住过的房子都得有这玩意儿”,实则是测试子女是否仍对自己言听计从。
还有的老人明明查出糖尿病,却拒绝去三甲医院治疗,非要去巷尾的偏方诊所买降糖神药,子女阻拦就躺在地上哭喊“你们想让我早点死”!
还有的老人,看到儿子儿媳用扫地机器人打扫卫生,就觉得是在浪费电,趁他们不在家把机器人藏进柜子深处,自己拿着扫帚慢悠悠地扫,等儿子儿媳回来看到没打扫干净的地面,就开始数落他们“不会过日子”。
长期面对作妖行为的家庭,子女因“孝道”束缚难以公开反抗,心里却像压着块石头,有位女儿在日记里写“每次接到母亲电话就心慌,怕她又惹出什么事”,平时只能通过加班晚归减少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导致母女关系越来越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