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雪璃姑娘的铃音!”有人喊道。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戏楼的梁上,不知何时悬着串冰魄铃虚影,铃音落处,台上的布景忽然活了过来:虚拟的灶台上,火焰自动燃起;星盘转得飞快,落下的星子变成了桂花;灵兽们从后台跑出来,围着演员打转;承薪勺化作道青焰,在台上划出个圈;林七的火焰长枪虚影刺破帷幕,与台下的走马灯遥相呼应。
扮演林七的老生望着虚影,忽然对着空气深深一揖:“晚辈演您的故事,才知‘守护’二字重千钧。”虚影对着他温和一笑,火焰长枪化作根陶锅铲,轻轻碰了碰他的戏服。
返程时,灯笼的光把影子拉得很长。阿禾提着空筐走过石桥,见几个孩童正在放天灯,灯上写着“愿五谷丰登”“愿四海平安”。其中一盏天灯的灯罩上,画着五人围炉的场景,升空时忽然引来群发光的蝴蝶,蝴蝶托着天灯,朝着五味居的方向飞去,灯影里的五人身影竟渐渐变得清晰。
回到店里时,掌柜的正对着幅新画出神。画中是上元节的灯海,无数灯笼的光影里,藏着五个并肩而行的身影:林七提着盏陶灯,灯芯是团金红火苗;姜瑶光的星灯照得最远,光晕里能看清远处的星斗;阿木的灯上画着只白泽,引得真的灵兽在灯影下奔跑;阿青的灯最朴素,却是用承薪勺的边角料做的;雪璃的灯串着铃,风吹过时,灯影里的铃音能传到画外。
“你看,”掌柜的指着画,“灯总会灭,但光会留在眼里;人总会老,但故事能传下去。”阿禾凑近看,发现画里每个提灯人的脸上都带着笑,灯影重叠处,藏着无数个喝元宵的孩童、唱戏的演员、捏面人的匠人,像幅永远画不完的长卷,把五人的岁月与人间的热闹缝成了团暖融融的光。
当晚打烊后,阿禾把走马灯挂在床头。灯影转啊转,他忽然看见灯中的五人转身对他招手,身后是无边无际的人间烟火。阿禾笑了,摸了摸眉心的禾苗印记,那里正发烫,像揣着颗小小的火种——他知道,这火种会一直传下去,就像这元宵的甜,这灯笼的光,这五人留在人间的,永远不会冷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