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自家那三头膘肥体壮的大牛,是如何被宁王的乱兵抢走,然后当着他的面宰杀吃肉的。
他下意识地对虞明说道:“大人,我家以前……有三头牛。”
声音里,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哽咽。
虞明看了他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快,你就会有的。”
“不止是牛,鸡鸭猪羊,都会有的。”
“朝廷会给你们发牛,发种子,发农具。宁王欠你们的,我大夏朝廷会补上。”
虞明转过头,看向那些围拢过来的、面黄肌瘦的村民,声音陡然拔高。
“但是现在!”
“最要紧的,是让你们每一个人,在秋收之前,都能吃饱饭!”
说完,他便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正是他下午跟着阮二牛巡视时记录下来的各家各户的情况。
“阮二牛!”
“在!”
“你来念,我来分!”
“是!”
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村民都看傻了。那些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人,瞬间噤声。
虞明就像一个最精明的账房先生,严格地按照阮二牛下午提供的信息,挨家挨户地分发粮食。
“里正家,五口人,两个壮劳力,两个老人,一个孩子,分粮三十斤!”
“阮福家,三口人,有一个病人卧床,多分五斤,合计二十斤!”
“阮张氏家,寡母带着两个幼子,多分十斤!”
……
每一户人家,分到的粮食都不同。
人多的多分,人少的少分。有病人的多分,有孩子的的多分。
劳力强的,分得也比纯老弱的要多一些,以示鼓励。
公平!
前所未有的公平!
村民们捧着那沉甸甸的粮袋,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虞明不停地作揖感谢。
“谢谢大人!谢谢青天大老爷!”
“大人真是活菩萨啊!”
可他们的眼中,除了感激,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敬畏。
他们看虞明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能掐会算的精怪,敬畏中,夹杂着深入骨髓的恐惧。
这个年轻的大夏官员,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把整个村子的情况,摸得比他们自己还清楚。
这份手段,这份心智,让他们感到害怕。
虞明对村民们的感激与敬畏,没有半点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