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认出那是显影墨水的原料,三个月前聋老太太临终前,曾在他手帕上用类似液体画过兰花,当时以为是老人糊涂,此刻却在系统解析下浮现出"轧钢厂配电图"的轮廓。
戴鸭舌帽的男人蹲在鸽笼前翻动《红旗》杂志,许大茂递出的烟盒在两人掌心停留三秒。
系统捕捉到杂志内页的折角——第45页"工业学大庆"标题旁,"苹果=图纸,白菜=粮库"的密语用米汤写成,遇碘即显。而那男人袖口的靛蓝染迹,正是第64章车夫的同伙特征。
全息录像仪的冷光扫过许大茂的储物柜时,张建国的呼吸突然凝滞。
第一件:牡丹牌收音机的秘密旋钮逆时针旋转九圈,后盖弹开的瞬间,火柴盒大小的发报机正在发烫,天线接口处缠着娄晓娥送的红色毛线——那是她上周替全厂织围巾时剩下的线团,此刻却成了敌特伪装的道具。
第二件:棉大衣里的城防图,内衬第三颗盘扣下,1949年的北平城防图用蝇头小楷标注着新增工事,东交民巷处画着刺眼的红圈,旁边标着"雏鹰巢"。
张建国的指尖划过"轧钢厂"三字,发现坐标点正是第64章胶卷里的防空洞入口。
第三件:密码本里的《红楼梦》,牛皮封面的笔记本内,每页边缘都标着《红楼梦》的章节数,"黛玉葬花=27"对应着工业部领导的行程代码。
他翻到11月5日那页,"宝钗扑蝶=30"下面画着炼钢炉草图——正是三天前他刚改进的淬火工艺参数。
五、智斗收网时的空间博弈保卫科的铁皮柜在凌晨四点敲响前,张建国已经完成了三重布局。
第一步:蜜蜂与钢笔的诡计,系统生成的微型机械蜂停在许大茂窗棂,当他伸手触碰藏有胶卷的钢笔时,蜂针精准蜇中虎口。
钢笔滚落的瞬间,张建国用空间瞬移调换了墨囊,真正的胶卷已在三分钟前躺在他的白大褂口袋,而许大茂攥着的,是系统伪造的"炼钢炉故障数据"。
第二步:密电码本的偷天换日,通过生物磁场捕捉,他"看"见许大茂神经电信号的异常波动——那是发送密电前的生理特征。
当对方在锅炉房后巷架起电台时,系统早已修改了密码本的解码母本,《红楼梦》变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苹果"从此代表"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