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死寂中,澳大利亚代表马克的威士忌杯坠落声格外刺耳。林婉茹悄悄攥紧袖口,指甲掐进掌心——只有他们知道,第三层仓储里的粮食经历了三年时间停滞,就像他们把对孩子的陪伴锁进了时空夹缝。
伦敦拍卖会的成交价传来时,她看见张建国耳后微凸的系统芯片闪过幽蓝光芒,那是他启动应急方案时的习惯动作,像极了女儿紧张时会咬唇的模样。
深夜的世贸中心顶楼,林婉茹的卫星电话震动声惊醒了桌上的槐米茶。南极冰盖的雷达图像投射在落地窗上,青铜碑文的纹路与翡翠戒指的反光交叠,让她想起上周女儿在视频里展示的光斑——那些在掌心游走的光点,多像当年张建国第一次激活系统时,老槐树下浮动的微光。
"国安部说这可能是史前坐标。"她的指尖划过量子纠缠波形,忽然被张建国握住手腕。全息投影里,龙凤胎的影像从香港传来,16岁的张晓雯穿着笔挺的套装,却别着枚槐树叶胸针。
"爸爸,今天数据变成了光点......"女孩掌心的光斑跳动时,林婉茹听见张建国急促的呼吸——那是他们的女儿,继承了空间感知能力的第二代系统继承者。
"该给孩子们讲讲老槐树了。"张建国轻声说,伸手替她理了理歪掉的衣领。丝绸下的芯片蓝光与抽屉里的翡翠戒指共鸣,让她想起婚礼那天,聋老太太把戒指塞进她掌心时的话:"这物件儿,能通天地。
"远处纽约港的汽笛声中,五艘货轮披着晨雾启航,"粮食即命运"的标语尚未干透,却让她想起四合院的门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
撕碎最后通牒的瞬间,纸片飘落的弧度让张建国恍惚看见母亲撒槐花的手。联合国宪章背面的钢笔字被台灯照亮,林婉茹递来的保温杯里,槐米茶的热气氤氲了他的镜片。
"仓廪实,天下安。"她低念着聋老太太的口头禅,手指轻轻覆上他握笔的手——那只手曾在四合院里劈柴生火,如今正握着改写人类粮食命运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