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小山村,寡妇带着孩子生活,无疑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那些异样的眼光,如同冰冷的箭矢,时不时地向娘射来。
走在村子里,娘总能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如芒在背,那目光中有同情,有怜悯,但更多的却是质疑和不屑。
“她一个女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怎么能撑起这个家呢?我看呐,过不了多久,就得改嫁。”
几个妇女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活,一边对着娘的背影指指点点,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娘听得清清楚楚。
“就是就是,这孩子们也怪可怜的,这么小就没了爹,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另一个妇女随声附和着,脸上露出一副惋惜的神情。
这些刺耳的话语,好似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直直地刺向娘的心窝,让她的心一阵阵地抽痛。
娘的脚步微微一顿,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但娘很快便挺直了腰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向前走去。
娘知道,在这个小村庄里,流言蜚语就像野草一样,一旦生长起来,便很难被彻底铲除。
她唯有选择无视,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才能堵住这些人的嘴。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娘不得不拼尽全力。
天还未亮,当整个村庄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时,娘便已悄然起身。
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借着微弱的晨光,开始为孩子们准备早餐。
简单的玉米粥在锅里翻滚着,散发出阵阵香气,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娘能给予孩子们最温暖的慰藉。
送孩子们上学后,娘便扛起锄头,走向自家的农田。
那片农田,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也是娘与命运抗争的战场。
在农田里,娘弯着腰,一下又一下地挥动着锄头,开垦着那坚硬的土地。
每一次锄头落下,都仿佛是她对命运的一次呐喊;每一滴汗水滴落,都凝聚着娘对生活的不屈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