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灵魂的记忆宝库里,有两个人的身影熠熠生辉,他们便是我的大舅和小舅。每当回忆起往昔岁月,他们的音容笑貌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占据着我内心最为重要的位置。
听母亲讲起那些过往,在我家深陷艰难困苦的泥沼时,大舅和小舅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又似两座巍峨耸立的山峰,给予我们坚实可靠的依靠。
他们的恩情,恰似春日里绵绵不绝的细雨,轻柔地润泽着我们一家的心田,成为我们在困境中顽强坚守、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源泉。
而其中大舅的身影,更是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
我的大舅,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被命运的荆棘紧紧缠绕。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教育资源稀缺如沙漠中甘霖的年代,贫穷像一层密不透风的阴霾,笼罩着大舅的童年。
由于家境贫寒,大舅连踏入学校大门的机会都没有,小小的年纪,便不得不扛起生活的沉重负担,过早地品尝到了人生的艰辛,生活的重担如同一座大山,无情地压弯了他稚嫩的脊梁。
大舅与我的大哥年龄相差整整十四岁,在岁月的滔滔长河中,这十四年的差距犹如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见证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当同龄人还在爹娘怀中撒娇时,大舅已手握农具,在田间地头与烈日寒风抗争;当其他孩子背着书包走进学堂时,大舅却只能将对知识的渴望深埋心底,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为生活奔波。
遥想当年,我的爹尚在人世之时,家中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窘迫到了极点。
孩子众多,然而却没有一个成年劳动力能够撑起家庭的大梁。生活的阴霾如同一团厚重得化不开的乌云,沉甸甸地笼罩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我的娘,这位坚强如钢铁般的女性,在生活的无奈与挣扎中,眼中含泪,将最后的希望投向了自己的大弟弟,也就是我的大舅。
彼时彼刻,家中几乎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唯一能够指望的便是多养猪、多养鸡。猪,养到年底便能在集市上卖个好价钱,为家庭带来一笔相对可观的收入,这收入是全家熬过寒冬的希望。
鸡,既能满足自家日常简单的饮食需求,又能拿到集市上去售卖,换来的钱则用于孩子们平常的学习开销,以及应对人情往来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支出。
每一分钱,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都如同一颗珍贵的珍珠,承载着全家的生活梦想。